1、选择题 泽维尔证实了光可诱发下列变化:

这一事实可用于解释人眼的夜视功能和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具有极高的光能利用率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和Y互为同分异构体
B.X和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
C.上述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
D.X和Y都可能发生加聚反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X和Y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故A正确;
B 碳碳双键和苯环均可在同一平面内,通过旋转,X和Y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在一个平面上,故B正确;
C 物质由顺式生成反式产物,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
D X和Y都含有碳碳双键,可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定义、原子的共平面问题、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加聚反应的类型等知识点的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据报道,1995年化学家合成了一种化学式为C200H200含多个—C≡C—的链状烃,则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数最多可以是:
A.49
B.50
C.51
D.1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烷烃分子中去掉4个氢原子即得到1个碳碳三键,即每少4个氢原子,即有1个碳碳三键。因为
……2,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某高分子化合物由?
?和—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7.7%
B. 5.2%
C.14.3%
D.2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
。—CH2—CH2—中氢原子的质量分数是
,所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是小于14.3%,而大于5.2%,答案选A。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灵活性强,注重基础,侧重考查学生的能力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中:8种;②中:4种;③中:4种;④中:7种。故选C。
点评:解答一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关键所在就是:确定H原子的不同位置,识别“等效H”,再根据编号确定。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1mol该物质和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生成2mol银
C.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3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D.1mol该物质和碳酸钠反应可生成1mol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1个碳碳双键和1个酯基,因此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5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不正确;B、分子中含有1个酯基,但同时又是甲酸形成的酯类,所以1mol该物质和银氨溶液反应,最多可生成4mol银,B不正确;C、该有机物含有1个羧基、1个酯基,但酯基水解后又产生1个酚羟基,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能和3mol氢氧化钠发生反应,C正确;D、能和碳酸钠反应的只有羧基,所以1mol该物质和碳酸钠反应可生成0.5mol二氧化碳,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