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6分)(2012?广东)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慢)? I2+2S2O32﹣=2I﹣+S4O62﹣ (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 ?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与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32﹣):n(S2O82﹣) ? .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 体积V/ml
| ?
|
K2S2O8溶液
| 水
| KI溶液
| Na2S2O3溶液
| 淀粉溶液
|
①
| 10.0
| 0.0
| 4.0
| 4.0
| 2.0
|
②
| 9.0
| 1.0
| 4.0
| 4.0
| 2.0
|
③
| 8.0
| Vx
| 4.0
| 4.0
| 2.0
|
表中Vx= ? ml,理由是 ? .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3,若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请在答题卡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82﹣)~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4)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捕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I2(s)=2LiI(s)△H
已知:4Li(s)+O2(g)=2Li2O(s)△H1
4LiI(s)+O2(g)=2I2(s)+2Li2O(s)△H2
则电池反应的△H=?;碘电极作为该电池的 ? 极.
参考答案:(1)Na2S2O3;<2(2)2;理由是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3)
(4)
;正极
本题解析:(1)根据KI、Na2S2O3与淀粉的反应原理解答,注意反应过程的快慢问题;
(2)根据实验目的及表格数据分析,从而确定Vx的大小及理由,注意探究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其它条件应相同;
(3)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到达平衡时间延长;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则缩短反应到达平衡时间;
(4)将第一个方程式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减再除以2,焓变进行相应改变,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先发生S2O82﹣+2I﹣═2SO42﹣+I2(慢),后发生I2+2S2O32﹣═S4O62﹣+2I﹣ (快),当S2O32﹣耗尽后,碘才能与淀粉作用显示蓝色,根据I2+2S2O32﹣═S4O62﹣+2I﹣ (快)方程式知,I2与S2O3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即1mol碘需2molS2O32﹣,根据方程式S2O82﹣+2I﹣═2SO42﹣+I2知,生成1mol碘需为1molS2O82﹣,即n(S2O32﹣):n(S2O82﹣)=2:1,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碘需有剩余,即n(S2O32﹣):n(S2O82﹣)<2:1,
故答案为:Na2S2O3;<2;
(2)对照实验1和2发现,实验2取的0.20mol?L﹣1K2S2O8溶液的体积9mL,比实验1少了1mL,说明取的K2S2O8物质的量少,加水1mL,保证了溶液的体积不变,所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究的是该反应速率与K2S2O8浓度的关系,同样原理对照实验1和3,为保证溶液的体积相同,须加2mL水,
故答案为:2;理由是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K2S2O8浓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
(3)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到达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的时间变长,而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到达液颜色将由无色变成为蓝色的时间变短,故答案为:
;
(4)①4Li(s)+O2(g)=2Li2O(s)△H1
②4LiI(s)+O2(g)=2I2(s)+2Li2O(s)△H2
将方程式
得2Li(s)+I2(s)=2LiI(s),△H=
,该反应中碘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碘是在正极上发生反应,故答案为:
;正极.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探究,注意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影响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难度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某温度时,在2 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t/min
| X/mol
| Y/mol
| Z/mol
|
0
| 1.00
| 1.00
| 0.00
|
1
| 0.90
| 0.80
| 0.20
|
3
| 0.75
| 0.50
| 0.50
|
5
| 0.65
| 0.30
| 0.70
|
9
| 0.55
| 0.10
| 0.90
|
10
| 0.55
| 0.10
| 0.90
|
14
| 0.55
| 0.10
| 0.90
|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
参考答案:(1)

(2)X+2Y
2Z
(3)="0.083" mol·L-1·min-1
本题解析:(1)根据题目表格信息,可得出下列曲线:

(2)由上图可以看出Z为生成物,X、Y为反应物,再由其数量关系可推出化学方程式为X+2Y
2Z。
(3)="0.083" mol·L-1·min-1。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
B.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
D.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A.由图可知,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故A正确;
B.图2中可利用相同体积需要的时间不同来比较反应速率,也可利用相同时间体积的不同比较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与温度、催化剂等因素都有关,没有指明相同温度,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能比Cu2+好,故C错误;
D.气泡的快慢说明反应的快慢,则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氮气和12mol氢气,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2min末测得NH3为0.8mol,则:
(1)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H2在2min末的体积分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2min末N2的转化率为?;
(4)已知在25℃,101kPa下,拆开1mol N2中的化学键需消耗946kJ的能量,拆开1mol H2中的H—H键要消耗436kJ的能量,而形成1mol N—H键会放出391kJ的能量。试通过以上数据计算当反应掉1molN2和3molH2生成2molNH3时会?(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5)若将1mol N2和3molH2置于绝热密闭容器中,并在上述条件下反应,发现热量实测值(恢复到25℃,101kPa)远小于上述计算值,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6分,无单位或单位写错不得分)
(1)0.1 mol/(L?min)
(2)71%
(3)10%
(4)放出 ; 92kJ
(5)反应N2+3H2
2NH3是可逆反应,1mol N2和3molH2不能完全转化成2 molNH3。
本题解析:?N2(g)+3H2(g)
?2NH3(g)
开始的物质的量? 4mol? 12mol? 0mol
反应的物质的量? 0.4mol? 1.2mol? 0.8mol
2min末物质的量? 3.6mol? 10.8mol? 0.8mol
(1)v(N2)=△c(N2)÷t=△n(N2) ÷V÷t=0.4mol÷2L÷2min=0.1mol/(L·min)?
(2)H2在2min末的体积分数为10.8mol÷(3.6mol+10.8mol+0.8mol)×100%=71%。
(3)2min末N2的转化率为0.4mol÷4mol×100%=10%。
(4)△H=391kJ×2-946kJ+436kJ×3=-1472。故当反应掉1molN2和3molH2生成2molNH3时会放出热量。
(5)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
点评:本题较难,考查化学平衡中等效平衡的计算,明确温度与压强不变时,起始反应物的量成正比则平衡等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