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新制氯水使碘化钾试纸呈蓝色
B.向NaHCO3固体中加人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
C.向FeC1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
D.在新制氯水中滴加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制氯水中含H+、Cl-、HClO等。A、氯水中的次氯酸把碘离子氧化成IO3-,试纸不会变蓝色,错误;B、氯水显酸性,所以向NaHCO3固体中加人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正确;C、向FeC1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正确;D、新制氯水中含Cl-滴加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少量氯气(肉眼不易观察出),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浓硫酸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1)①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固体。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黑色固体中含有________元素。
②实验室利用浓硫酸分别与氯化钠固体和碘化钾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所 91eXAm.org需物质,分析这两个反应中浓硫酸作用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某同学把98%的硫酸10mL和63.3%的硫酸(用10mL 98%的硫酸与10mL水配成)约20mL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由右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制硝基苯的实验中,三种原料混合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要得到纯净的硝基苯,需经过:水洗 → 5%NaOH溶液洗涤 → 水洗 → 无水CaCl2干燥→________(填写操作),得到纯硝基苯。
(4)探究浓硫酸在生成乙酸乙酯反应中的作用。
问题提出:浓硫酸存在条件下酯化反应是否进行得更快。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
(5)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演示实验装置修改如下:实验时在大试管中先放入2g细小颗粒的蔗糖,滴加2—3滴碳酸钠浓溶液,再加入1.5mL 98%的浓硫酸,迅速塞紧带干燥管的单孔橡皮塞。可以看到,蔗糖迅速变黑,体积急剧膨胀,形成多孔海绵状固体物质——“黑面包”。分析实验效果更加明显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苯分子等芳香烃化合物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3H)所取代的反应,称为磺化反应。浓硫酸有时也用SO3代替浓硫酸,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用浓硫酸吸收SO3可得发烟硫酸(H2SO4·SO3)。某化工厂用1.5m3 98.3%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吸收SO3形成发烟硫酸,再与水混合,可得到95%的硫酸(密度为1.79g/mL)________m3(保留2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u、S;相同点均为难挥发性的酸,不同点后者还有强氧化性。
(2)98%硫酸和63.3%硫酸都具有吸水性; 98%硫酸吸水能力比63.3%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3)在浓硝酸中慢慢注入浓硫酸,摇匀冷却,在混合酸中慢慢滴入苯,使其混合均匀;蒸馏
(4)比较有、无浓硫酸存在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有浓硫酸的反应收集到的油状物较多,无浓硫酸存在的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油状物。
(5)碳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及浓硫酸遇水均是放热过程,使体系温度升高,同时浓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脱水后生成的炭更加疏松多孔。
(6)磺化时不生成水,废液少、反应快,三氧化硫用量可接近理论量。3.49 。
本题解析:
(1)①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证明溶液中含有Cu元素;向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SO42-,则又黑色固体中含有S元素。因此该固体中含有Cu、S量元素。
②浓硫酸与两种物质发生的反应为2NaCl+H2SO4(浓)
Na2SO4+2HCl↑;2NaI+2H2SO4(浓)
Na2SO4+2H2O+SO2↑+I2。在这两个反应中都利用了浓硫酸的难挥发性,不同的是后者还同时利用了它的强氧化性。
(2)由图中曲线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98%的硫酸和63.3%的硫酸都有吸水性;98%硫酸吸水能力比63.3%硫酸强;相同的时间98%的硫酸吸水量大;吸水相同量时98%的硫酸消耗时间短。
(3)在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制硝基苯的实验中,酸的混合时与浓硫酸的稀释相似,即先加入密度小的物质,再加入密度大的物质。由于两种酸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而苯的沸点较低,因此要等酸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苯。故三种原料混合的顺序是在浓硝酸中慢慢注入浓硫酸,摇匀冷却,在混合酸中慢慢滴入苯,使其混合均匀;制得的硝基苯中含有硫酸、硝酸、水。要得到纯净的硝基苯,需经过水洗(除去大量的酸) → 5%NaOH溶液洗涤(中和剩余残留的少量的酸) → 水洗(除去表面的盐离子) → 无水CaCl2干燥(吸水)→最后蒸馏即可。
(4)设计实验:在两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酸、乙醇,然后向其中的一个试管中加入5ml的浓硫酸,把导气管通到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中,要始终保持导气管管口在液面以上,给试管加热。观察在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试管液面上油状物的多少及气味,比较有、无浓硫酸存在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结果发现:相同时间内有浓硫酸的反应收集到的油状物较多,无浓硫酸存在的反应几乎收集不到油状物。结论:浓硫酸存在条件下酯化反应进行得更快。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催化剂、吸水剂的作用。
(5)碳酸钠与浓硫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浓硫酸遇水也是个放热过程,这会使体系温度升高,温度升高,浓硫酸的氧化性增强,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浓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以使脱水后生成的炭更加疏松多孔。因此实验效果更明显。
(6)用SO3代替浓硫酸,可以减少水的产生,反应速率快,废物少.由发烟硫酸的化学式及元素在稀释过程在守恒可得:2×{(1.84×1.5×106×98.3%)÷98}=(1.79V×106×95%)÷98.整理可得V=3.49。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所提供的试剂有:浓盐酸、熟石灰、二氧化锰、碱石灰、氯化铵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对应字母)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的接口字母):______接______,______接(?f?),(?g?)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其中,G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4)请你评价此套装置有何缺点______.
参考答案:(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都是固体,且反应需要加热,所以需要固固混合加热型装置,故选C;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故答案为:C;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实验装置顺序依次为:氨气制取装置→干燥装置→氨气和氯气反应装置→氯气干燥装置→氯气洗气装置→氯气发生装置,所以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接(?d?),(?e?)接(?f?),(?g?)接(?h?),(?i?)接(?j?),(?k?)接(?b?);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但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但能吸收氯化氢,所以G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故答案为:(?c?)接(?d?),(?e?)接(?f?),(?g?)接(?h?),(?i?)接(?j?),(?k?)接(?b?);
吸收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3)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相混合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
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是氯气,所以氯气作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是部分氨气,所以部分氨气作还原剂,根据作还原剂的氮原子守恒知,作还原剂的氨气的计量数为2,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计量数之比为3:2.
故答案为:8?NH3+3Cl2=6NH4Cl+N2;?3:2.
(4)氨气和氯气都是有毒的气体,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故缺少尾气吸收装置,易造成空气污染.
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吸收装置,易造成空气污染.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Cl2,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湿润的有色布条
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C.气体中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参考答案:A、氯气遇到湿润的有色物质,Cl2+H2O=HClO+HCl,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正确;
B、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氯气不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不能使之褪色,故B错误;
C、气体中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程沉淀,氯气通入也会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C错误;
D、气体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l2+2I-=I2+2Cl-,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