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  )。
①N2—保护气 ②SiO2—光导纤维 ③AgI—人工降雨
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Al2O3—耐火材料 ⑥NaClO—消毒剂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全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硅制造光导纤维。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和矿物油都属于酯类物质
B.高温加热铝箔至熔化,铝并不滴落,说明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耐高温氧化膜
C.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D.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矿物油的主要成分属于烃类,错误;B、高温加热铝箔至熔化,铝不会滴落,是因为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在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正确;C、石英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错误;D、电解氯化镁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镁,应电解熔融氯化镁,错误,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原子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则引起元素的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4、推断题  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其中:在同周期元素中,Z的金属性最强,Q的非金属性最强;W的单质是自然界存在的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1)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常用作强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由Z、W、Q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X、W、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Y和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写出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Z与Q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电解该化合物的饱和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解一段时间后,将阳极产物和阴极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由X、Y和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6H12Y6,已知:9 g该化合物燃烧生成XY2和液态H2Y时。放出
140 kJ的热量。写出该化合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O2(或O3);Cl2
(2)Na;S2->Cl->Na+;HClO4>H2SO4>H2CO3
 (3)2Na2O2+2H2O==4NaOH+O2↑ 
(4)离子;2Cl--2e-==Cl2↑;Cl2+2NaOH==NaCl+NaClO+H2O
 (5)C6H12O6(s)+6O2(g)==6CO2(g)+6H2O(1) △H= -2800kJ/mo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颜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A.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久置的KI溶液呈黄色
C.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D.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浓硝酸见光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使溶液呈黄色,A不符合题意;KI久置被氧气氧化为碘单质,使溶液显黄色,B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含有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促使氯气和水的反应进行彻底,导致氯气量减少而变为无色,C不符合题意;点燃氢气时温度高,玻璃中含有钠元素其燃烧的火焰呈黄色,这是物理变化,D正确。
点评:熟悉常见现象的反应原理,注意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物理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