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R)之比大于1的是
A.R(Mg)/R(Na)
B.R(P)/R(Cl)
C.R(Al3+)/R(Na+)
D.R(K)/R(Br)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同周期元素(主族),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阳离子半径或阴离子半径都依次减小。钠和镁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钠在镁的左边,钠原子半径大于镁原子,R(Mg)/R(Na)小于1,A错。磷和氯都位于第3周期,磷在氯左边,磷的原子半径大于氯,R(P)/R(Cl)大于1,B对。钠和铝都失去外层电子成为阳离子,都具有两个电子层,铝的核电荷数大于钠。铝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大,铝离子的半径小于钠离子,它们的半径比值小于1,C错。钾和溴都位于第4周期,都是主族元素,钾的原子半径大于溴,两原子半径比大于1,D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
A.Al
B.P
C.Ar
D.K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的离子半径,则X元素一定是K,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非金属X的最低负价为-m。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b个氧原子,则这种酸的分子式为
A.H2b-8+mXOb
B.H2b-m+8XOb
C.H2b-8-mXOb
D.H2b+8+mXOb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某非金属X的最低负价为-m,最高正价为8-m,H2b-8+mXO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3的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3和9
B.6和8
C.13和17
D.15和17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方法1:逐项分析,看每项原子序数对应的元素能否形成XY3型化合物。A项为Li和F,不能形成LiF3。B项为C和S,也不能形成CS3。C项为Al和Cl,可形成AlCl3。D项为P和Cl,可形成PCl3。
方法2:分析化合价,由化学式XY3可知,当Y是-1价时X是+3价,则相应的元素有X:B、Al;Y:F、Cl。当Y是-2价时X是+6价,则相应的元素有X:S;Y:O;此外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NCl3、PCl3、NF3、PF3等。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硫酸钡是一种难溶于水和酸的盐,可用作X光透视肠胃的药剂
B.使用明矾可以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D.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