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反应A + B ===?C + D,8g A和1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9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
A.9g
B.10g
C.11g
D.12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质量守恒,得:8g +12g =" m(C)+" 9g,故m(C)= 11g;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CCl4的电子式:
D.氮气的结构式:N=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含有有17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错;C、氯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未画出,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
,故错;D、氮原子之间是三键,故错。故选B。
点评: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用语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结构式的书写,容易受分子式的影响,为易错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CH4Si的结构式:
C.HCN分子的结构式:H-C≡N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 错误,氧原子和氯原子颠倒一下
B 错误,碳原子和硅原子应该以双键相连
C 正确
D 错误,这是球棍模型,不是比例模型
本题难度:简单
4、简答题 将2.30g金属钠放入200mL氯化钠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00mol/L),钠完全反应.假设反应前后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试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1)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参考答案:设能生成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为x,生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y.
2Na+2H2O=2NaOH+H2↑
46g? 2mol? 22.4L
2.3g? y? ?x
46g2.3g=22.4Lx,46g2.3g=2moly
x=1.12L;y=0.10mol,
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0mol+1.00mol/L×0.20L)0.20L=1.50 mol/L;
答:(1)生成氢气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
(2)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ol/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由乙烯变为聚乙烯
B.蛋白质盐析
C.O2转变为O3
D.皂化反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据此可知,B是物理变化,其余选项都是化学变化,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对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记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以及判断依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