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6g O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44.8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C.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 0.1 NA
D.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8g?Na2O2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2NA
B.0.5mol雄黄(As4S4,结构如图

)含有5NA个S-S键
C.14g乙烯和丙烯(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
D.常温下,5.6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参考答案:A、Na2O2含有O22-离子,7.8g?Na2O2的物质的量是0.1mol,所以7.8g?Na2O2含有的阴离子物质的量是0.1mol,数目为0.1NA,故A错误.
B、一个雄黄分子中含有2个S-S键,0.5mol雄黄中含有1molS-S键,所以含有NA个S-S键,故B错误.
C、乙烯和丙烯最简式相同,14g由乙烯和丙烯最简式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原子数为3NA,故C正确.
D、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导致铁不能完全溶解,所以转移电子数小于,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有NA个单质分子
B.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C.任何条件下,16gCH4与18gH2O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A
D.22.4L的CO气体与1mol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参考答案:A、标况下,22.4L空气含有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NA个气体分子,由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化合物,所以1mol空气中含有的气体单质小于1mol,故A错误;
B、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为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故B错误;
C、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18g水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10mol电子,所含有电子数均为10NA,故C正确;
D、不是标准状况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3NA
B.0.2molCl2溶解于10L的水中,可生成0.2NA个HClO
C.100g98%的硫酸溶液可电离出NA个SO42-
D.1mol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6NA
参考答案:A、发生反应3Cl2+2Al=2AlCl3,只有在标准状况下,判断题给氯气与铝恰好反应,电子转移数为3mol,由于不知道温度和压强,所以33.6L氯气的物质的量未知,与铝反应的情况不一定,故电子转移不一定是3NA,故A错误;
B、2molCl2溶解于10L的水中,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由于反应是化学平衡,氯气不可能全部转化,所以生成的HClO小于0.2NA个,故B错误;
C、浓硫酸溶液中存在硫酸分子,故C错误;
D、1mol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若生成三价铁,则转移电子为3mol;若全部生成二价铁,则转移电子为2mol;1molFe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完全反应,电子转移在2~3范围内,说明反应物全部反应生成三价铁和二价铁,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2.6NA,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
A.10?g?H2和10?g?O2
B.5.6?L?N2(标准状况)和22?g?CO2
C.9?g?H2O和0.5?mol?Br2
D.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参考答案:A.10gH2的物质的量为n=mM=10g2g/mol=5mol,10gO2的物质的量为n=mM=10g32g/mol=516mol,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所含分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
B.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N2的物质的量为n=VVm=5.6L22.4L/mol=0.25mol,CO2的物质的量为n=mM=22g44g/mol=0.5mol,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即所含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
C.H2O的物质的量为n=mM=9g18g/mol=0.5mol,0.5?mol?Br2,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相同,故C正确;
D.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224mL=0.224L,则H2的物质的量为n=VVm=0.224L22.4L/mol═0.01mol,而N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即所含分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