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Fe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
继续煮沸至出现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参考答案:(1)纯净物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Fe3++ 3OH- = Fe(OH)3↓(3)红褐色(4)乙
本题解析:(1)Fe2O3固体(红棕色)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纯净物;Fe2O3+6HCl=2FeCl3+3H2O;(2)氯化铁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NaCl,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故答案为:Fe3++3OH-=Fe(OH)3↓;(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故答案为:红褐色;(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乙生成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乙.
考点:铁的氧化物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至沸,制得Fe(OH)3胶体
B.将磁性物质制成胶体离子作为药物的载体,可在磁场作用下送到病灶
C.化工生产上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将油漆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D.在Al(OH)3胶体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先有沉淀,后沉淀溶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用来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方法是( )
A.布朗运动
B.电泳现象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钴酞菁”分子(直径约为1.34×10-9m)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在分散系中,“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
D.“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参考答案:A.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属于胶体分散系,故A错误;
B.“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nm),Na+半径小于1nm,故C错误;
D.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分散系,具有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现象、能透过滤纸等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各物质形成的分散系中,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
A.淀粉水溶液
B.蛋白质水溶液
C.硬脂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溶液
D.蔗糖水溶液
参考答案:选项中淀粉水溶液、蛋白质水溶液形成的都是胶体,蔗糖水溶液是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的混合溶液是浊液不会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A、B发生丁达尔现象,C、D不能发生;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