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有四种元素A、B、C、D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已知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核电荷数之和为50;A为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B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C与B原子的价层电子数相同;D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D2+价层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外层有_________个单电子;
(2) B的最高价氧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类型分别是_________晶体、_________?晶体 。
(3) CA4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
(4) A的氧化物与B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已知单质D为面心立方晶体,如图所示,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密度为8.0?g/cm3,试求(提示:数出面心立方中的D的个数)
①图中正方形边长?a,(只要求列算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②试计算这类晶体中原子的空间利用率。?(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⑴“略”;?1?
⑵分子;?原子?
⑶SP3?
⑷CO2?
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B.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8个主族
D.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A.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则没有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A错误;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作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零族、1个ⅤⅢ族,故C错误;
D.ⅠA族的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对第三周期元素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负性:Na>Mg>Al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还原性:Na>Mg>Al
D.碱性:NaOH<Mg(OH)2<Al(OH)3
参考答案: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Na<Mg<Al,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Mg的最外层为全充满状态,电子能量最低,第一电离能Mg>Al,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Ⅰ:元素的金属活动性递变规律是元素周期表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课外资料,看到第IVA族的三种金属锗、锡、铅的性质:“锗、锡在空气中不反应,铅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氧化铅,请解释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Ⅱ:另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Zn、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设计了如下的几种实验方案:
(1)该小组同学根据提供的Zn片、Fe片和稀硫酸,设计成了一个原电池比较锌与铁的活动性顺序,请在右侧方框内画出原电池装置图.
并写出正极的反应现象及电极反应式.
现象______;电极反应式______.
(2)现只有Fe片、CuO和稀硫酸这几种药品,请你帮忙设计方案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顺序.你的设计方法是______.
参考答案:Ⅰ:金属越活泼,在空气中越容易发生反应,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铅的原子序数最大,所以铅的金属性比锗和锡都强,故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铅.
故答案为:铅的活动性比锗和锡都强,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Ⅱ:(1)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锌的活泼性大于铁,所以铁作正极,反应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在正极上看到有气泡生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故答案为:表面有气泡产生,2H++2e-=H2↑,该装置图为

.
(2)根据提供的药品知,铁和氧化铜都和稀硫酸反应,如果用铁和硫酸铜反应时,铁表面有红色的铜生成,就说明铁的金属性大于铜的;如果铁表面没有生成红色的铜,就说明铁的金属性小于铜的.
故答案为:先用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再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
A.Na、N、P
B.O、S、Ar
C.Fe、Ar、Cl
D.H、Mg、A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