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反应后只可能生成一种有机物的是
A.CH3-CH=CH2与HCl加成
B.CH3-CH2-CH(OH)-CH3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
C.C6H5-CH3在铁粉存在下与氯气反应
D.CH3-CH(OH)-CH3在浓硫酸存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A.KClO3→K++Cl-+3O2-
B.NaHCO3→Na++H++CO32-
C.HS-+H2O?H3O++S2-
D.CH3COONH4?NH4++CH3CO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注意电离方程式中遵循电荷守恒,弱酸根离子及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分,以此来解答.
解答:A.KCl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KClO3═K++ClO3-,故A错误;
B.NaHCO3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
C.硫氢根离子电离生成硫离子和氢离子,则HS-+H2O?H3O++S2-,故C正确;
D.CH3COONH4为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CH3COONH4═NH4++CH3CO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注意电荷守恒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3C≡CH合成CH2=C(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它反应物有
A.CO和H2
B.CO2和H2O
C.H2和CO2
D.CH3OH和H2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由原子守恒可知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Fe2+、H+、ClO-、SO42-
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NH4+、HCO3-、Na+、Cl-
C.加入Al产生氢气的溶液中:Mg2+、NO3-、Cl-、SO42-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SO32-、S2O32-、Na+、K+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A、Fe2+在水溶液中为浅绿色,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离子的共存;
B、水电离出的c(H+)=1×10-12,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分析离子的共存;
C、加入Al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利用复分解反应来分析共存;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利用离子能否反应分析共存.
解答:A、Fe2+、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共存,且Fe3+在水溶液中为黄色,故A错误;
B、水电离出的c(H+)=1×10-12,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H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NH4+与碱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Al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都能生成氢气,若为碱溶液则与Mg2+生成沉淀,若为酸溶液,则Al与NO3-反应不会生成氢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但在碱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不发生反应,则离子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习题中的信息的挖掘和应用及离子发生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积累常见离子的颜色来解答.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裂化
C.干馏
D.分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裂化是一种使烃类分子分裂为几个较小分子的反应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分馏是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