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同温同压下,关于等质量的CO2和SO2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和SO2的分子数比为16:11
B.CO2和SO2的物质的量相同
C.CO2和SO2的体积比为16:11
D.CO2和SO2的密度比为11:1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根据n=
=
=
计算相关物理量.
解答:A.N(CO2)=
×NA=
NA,N(SO2)=
×NA=
NA,二者的分子数比为64:44=16:11,故A正确;
B.n(CO2)=
mol,n(SO2)=
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不同,故B错误;
C.由n=
=
可知,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呈反比,为64:44=16:11,故C正确;
D.由ρ=
=
可知,二者的密度之比与摩尔质量呈正比,为44:64=11:16,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
B.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常温)
C.二氧化硅与碳(高温)
D.二氧化硅与浓硝酸(常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高温下SiO2能被C还原.在众多的酸中能与SiO2反应的只有氢氟酸.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2005年下半年,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煤矿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煤矿发生爆炸事故的元凶是煤矿坑道气中含有的甲烷.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烷分子是一种呈正四面体型的、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取代后,可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分子
C.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解产物可用于合成氨和橡胶工业
D.“抽”出坑道中的甲烷,既可用作清洁燃料,又可防止爆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将pH=8的Ba(OH)2溶液加水稀释1000倍,稀释后所得溶液中Ba2+浓度与OH-浓度之比为: ?
A.1:2
B.1:200
C.1:50
D.1:10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pH=8的Ba(OH)2溶液,说明溶液中OH-的浓度是10-6mol/L,则Ba2+浓度是0.5×10-6mol/L。硝酸1000倍后Ba2+浓度与OH-浓度分别是0.5×10-9mol/L、10-7mol/L,所以二者的浓度之比是1:200,答案选B。
考点:考查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在无限稀释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到水的电离,即酸或碱不论怎么稀释,都不能变为碱或酸,据此可进行有关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A.Fe
B.Al
C.Al(OH)3
D.CuCl2溶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铁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Al、Al(OH)3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解答:A、铁与酸反应可以置换氢气,不与氢氧化钠等碱反应,故A符合;
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不符合;
C、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C不符合;
D、氢氧化钠与氯化铜溶液混合,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体积,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D不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质及化合物性质,难度较小,注意归纳总结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