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中,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下的是( )
①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的长颈漏斗;?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Fe(OH)2操作中的胶头滴管;?④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时的导管
⑤用乙醇制取乙烯时的温度计;? ?⑥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全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
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C.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以测定该溶液的pH
D.配制0.1mol?L-1的硫酸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A.托盘天平读数时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导致待测液的浓度测量结果偏大;
C.PH试纸不能直接插入到待测液中;
D.容量瓶上有刻度,热胀冷缩影响其配制溶液的精确度,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容量瓶中;
解答:A.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g,所以能用托盘天平称取5.5gKCl固体,故A正确;
B.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实际取量大于计算取量,而实际计算时仍用量取的体积数,V待测值小于V真实值,导致待测液的浓度测量结果偏大,故B错误;
C.将干燥的pH试纸浸入某一溶液一会儿后取出,会玷污溶液,正确使用方法是用玻璃棒点蘸取溶液点滴到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故C错误;
D.容量瓶上有刻度线,稀释浓硫酸放热,影响其精确度,甚至放出的热会把容量瓶炸裂,所以应在烧杯中稀释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掌握托盘天平、滴定中的锥形瓶、PH试纸、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容量瓶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再用碱液润洗
C.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托盘的滤纸上,准确称量并放入烧杯中溶解后,立即注入容量瓶中
D.定容后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摇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

①用10mL量筒量取6.4mL盐酸;
②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③配制FeSO4溶液,应先将盐溶解在稀硫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并加入少量铁屑;
④加热烧杯(瓶)时要垫石棉网,所以在加热前,烧杯(瓶)外壁不必擦干;
⑤不慎接触过多的氨,应及时吸入新鲜的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⑥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HNO3.
(2)如图为实验室制H2的装置.若液面刚好不与锌粒接触而又无酸液可加入,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试剂是______
①食盐水?②苯?③四氯化碳? ? ④Na2CO3溶液?⑤硫酸铜溶液?⑥KNO3溶液.
参考答案:(1)①因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故①正确;
②因白磷容易自燃,在水中切割,故②错误;
③因为亚铁离子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所以要求有过量铁屑可以和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Fe+Fe3+=2Fe2+,故③正确;
④因加热烧杯(瓶),防止烧杯(瓶)破裂,需要要垫石棉网,同时将外壁擦干,故④错误;
⑤因长时间接触过多的氨会出现供氧不足,所以吸入新鲜空气,并吸入水蒸气抑制氨气在血中的溶解,是因为氨气非常溶于水,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呈弱碱性,毒性减小,故⑤正确;
⑥因浓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橡皮,所以存放浓HNO3的棕色试剂瓶不用带橡皮塞,而用玻璃塞,故⑥错误;
故答案为:②④⑥;
(2)①因加入食盐水,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故①正确;
②因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加入苯,液面上升,苯在上层,但苯与金属不反应,故②错误;
③因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加入四氯化碳,液面上升,稀硫酸在上层,与金属反应,故③正确;
④因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氢气不纯,故④错误;
⑤因加入硫酸铜溶液,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故⑤正确;
⑥因加入KNO3溶液,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但溶液中含有NO3-,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NO,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③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仪器①烧杯②蒸发皿③平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⑥锥形瓶,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
A、①②④⑤⑥
B、①④⑥
C、④⑥
D、②④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