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与过量强碱溶液的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有H2O生成
B.都有H2生成
C.都有AlO2-生成
D.都有Al3+生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现象、操作或反应 | 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 ? 液体呈蓝色 此条件下淀粉没有完全水解 C向pH试纸上滴加氯水,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显酸性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盐析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关于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与强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都有水生成?
B.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3+的形式存在?
C.都有氢气生成?
D.反应后铝元素主要以AlO2-的形式存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 ]
A. CO2
B. CaO
C. Al2O3
D. Cu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在一次学生实验中,学生用铝片分别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发现: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现象非常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这和教材中“铝能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说法不一致.为排除因试剂变质等因素造成的影响,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重新进行下列实验,验证是否存在上述现象.
实验用品:仪器(略,凡是实验需要的都有)
药品:3.0mol?L-1盐酸、1.5mol?L-1硫酸、3.0mol?L-1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纯度>99.5%)
实验过程:往三根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的铝片各一片,再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3.0mol?L-1盐酸、1.5mol?L-1硫酸、3.0mol?L-1硫酸,观察反应进行到1,2,5,15,20分钟时的铝与酸反应的情况.结果如下:
反应进程(分钟) | 1 | 2 | 5 | 15 | 20 3.0mol/L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1.5mol/L硫酸 |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3.0mol/L硫酸 |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产生)
|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无论是用1.5mol?L-1硫酸还是3.0mol?L-1硫酸,均无明显的现象,而3.0mol?L-1盐酸与铝片反应的现象却十分明显.
(1)反应1~15min内,铝与盐酸的反应速率逐渐加快,其原因是______.
(2)根据以上探究“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差异的原因”,你能对问题原因作出哪些假设或猜想(列出两种即可)?
假设一:______?
假设二:______.
参考答案:(1)反应1~15min内,铝与酸的反应是放出热量的,导致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在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当加入盐酸和硫酸溶时,酸液首先与氧化铝薄膜反应,由反应的现象可知,铝片和稀盐酸反应现象明显,而和稀硫酸几乎不反应,比较盐酸和硫酸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的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氯离子促进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硫酸根离子对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对起阻碍作用,所以假设一:促进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假设二:对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对起阻碍作用;
故答案为:促进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对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与H+反应对起阻碍作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