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热量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反应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热的能量,也称为反应的焓变,因此选项A不正确;放热时△H<0,吸热时△H>0,所以选项B不正确;反应热还等于反应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产生CO2的质量最大的是
A.聚乙烯塑料
B.聚丙烯塑料
C.聚苯乙烯塑料
D.天然橡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燃烧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含碳量越高,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含有苯基的应是题中选项,因为苯的含碳量最高。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在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氢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氮
D.氧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特点有:能和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或分子量接近于空气或污染空气.
解答:A、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且氢气不溶于水,和氧气在常温条件下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故A 不选;
B、二氧化碳和氧气不反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选;
C、NO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选;
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和空气或水不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密度、性质确定收集方法,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1 molN2H4(g)在适量的O2(g)中燃烧,生成N2(g)和H2O(g),放出534 kJ的热量,则相同条件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 molN2H4(g)的能量比1 molN2(g)能量高534 kJ
B.1 molN2H4(g)的能量比1 molN2(g)能量低534 kJ
C.1 molN2H4(g)和1 molO2的总能量比1 molN2(g)和2 molH2O(g)的总能量高534 kJ
D.1 molN2H4(g)和1 molO2的总能量比1 molN2(g)和2 molH2O(g)的总能量低534 kJ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Q kJ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是相同的
C.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的热量多
D.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的热量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Q kJ的热量,这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的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性强,A不正确。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结构不同,B不正确;金刚石的能量高,则等物质的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的热量多,C正确,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热、物质稳定性的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与物质总能量高低的关系,以及物质稳定性和能量高低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