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
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
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时从加入盐酸后的溶液中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

A.①-丁?②-丙?③-甲?④-乙
B.①-乙?②-丙?③-甲?④-丁
C.①-丁?②-丙?③-乙?④-甲
D.①-丙?②-乙?③-丁?④-甲
参考答案:甲装置是过滤装置,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所以③-甲;
乙装置是蒸发结晶的装置,可把溶于水中的盐提取出来,从海水中提取镁时从加入盐酸后的溶液中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取,所以,④-乙;
丙装置是蒸馏装置,蒸馏通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差别较大的互溶的混合化合物,自来水中含有一些难以挥发的无机盐类物质,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所以,②-丙;
丁装置是分液装置,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两种物质互不相溶,分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所以,①-丁;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标准状况下,a?g某气体的体积为b?L,则?c?g该气体的分子数为
A.
B.
C.
D.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同种气体摩尔质量相同,求的物质的量即可计算出分子数;
解答:标准状况下,a?g某气体的体积为b?L,可计算出气体的摩尔质量=
=
mol;
cg气体物质的量=
=
mol,所以分子数为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明确气体的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一个烧杯中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A.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此时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热蒸发干,故A错误;
B.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B正确;
C.分液操作时,为防止药品污染,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放出,故C错误;
D.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密度也可以比水小,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混合物能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分离的是( )
A.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B.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钾固体的混合物
C.氯化钾固体和氯化银固体的混合物
D.硫酸钡固体和碳酸钡固体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A.水和酒精混溶,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不用过滤操作,故A错误;
B.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钾固体的混合物都溶于水,可用结晶法分离,不用过滤操作,故B错误;
C.氯化钾溶于水,氯化银不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分离,故C正确;
D.硫酸钡固体和碳酸钡固体都不溶于水,无需溶解、蒸发操作,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有CO32-
|
D
|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
?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SO42-等,都可以生成白色沉淀,错误;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不含三价铁离子,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生成了三价铁离子,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正确;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碳酸氢根等,错误;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