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其中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多2个。A、C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在点燃下以体积比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此液体与D单质能激烈反应生成A的单质,所得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同时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种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BC2的电子式?______ ,结构式?______ 。
⑵、A、C、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为____? ,该物质的晶体类型是?__ 。
⑶、写出一种由A、B、C、D四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 。
参考答案:⑴
, O= C =O?
⑵、离子键、共价键;离子晶体
⑶、NaHCO3或Na2CO3·10H2O 或CH3COONa 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B.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C.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主族元素R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3,则其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R
B.RH4
C.H2R
D.RH3
参考答案: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2RO3,根据分子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最高正价为+4价,再根据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得出最低负价为-4价,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内容:将盐酸加入Na2CO3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实验目的: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C强
B.实验内容: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实验目的: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C.实验内容:把铁块和铜块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实验目的:组成原电池验证Fe比Cu活泼
D.实验内容:加热氯化铵和碘单质的固体混合物;实验目的:分离除去碘单质
参考答案:A.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C强,不能用盐酸,应用高氯酸,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将氯水加入淀粉KI溶液中可生成碘,淀粉变蓝色,故B正确;
C.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在表面生成氧化物,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而铜可与硝酸反应,不能用以证明活泼性强弱,故C错误;
D.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碘解热易升华,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离二者,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物质性质递变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Al、K依次增大
B.热稳定性:HF、NH3、SiH4依次增强
C.水化物的酸碱性:NaOH、Al(OH)3、Mg(OH)2碱性减弱
D.非金属性:Cl、P、S依次增强
参考答案:A.C核外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数最小,则半径最小,K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电子层数最多,半径最大,则有原子半径:C、Al、K依次增大,故A正确;
B.非金属性:F>N>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有:热稳定性:HF、NH3、SiH4依次减弱,故B错误;
C.金属性:Na>Mg>S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物的碱性越强,则有NaOH、Mg(OH)2、Al(OH)3碱性减弱,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Cl、P、S依次减弱,故D错误.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