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有关“绿色奥运”,下列环保建议中,你认为不能采纳的是
A.提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B.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和柴油作发动机燃料
C.禁止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使用添加剂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正确,以便于回收利用
B 正确,减少使用矿物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正确,减少污染。
D 错误,动植物是食物链的一部分,抑制其生长是错误的,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为了降低锅炉用水或化工用水的硬度,许多单位都应用离子交换柱。在此之前曾经普遍应用过“药剂法”,如石灰纯碱法等,使Ca2+、Mg2+转化成沉淀物从水中除去,达到软化硬水的目的。与之相比,离子交换法软化水的优点很多,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
B.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树脂或磺化媒)可再生,反复使用
C.能除去水中的所有离子
D.废水容易处理,不产生污染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离子交换法不会除去水中的所有离子,只除去部分Ca2+、Mg2+。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防治酸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B.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
C.加强国际间合作,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将烟囱建得更高些,避免SO2排放在本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将烟囱建得更高些,但并不能减少SO2的排放,选项D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酸雨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防治措施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
C.人体内含有约2/3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
D.人体需要不断补充水分,每人每天需要补充2.5~4 L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不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水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不是所有的天然水都不能饮用,人体每天需适量补水,以供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本题难度:简单
5、计算题
一、二级标准:4.00,三级标准:6.00 。一环保检测中心对采集的0.02m3(标况)某区域空气样品中所含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和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空气样品通过盛有I2O5固体的加热管,反应生成CO2和I2(不考虑其他气体的反应);
②用30.0mL 5.00×10-5mol·L-1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完全吸收反应所产生的碘,发生的反应为:I2+2S2O32-=2I-+S4O62-
③ 将②反应后溶液取出1/2,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用1.00×10-5mol·L-1的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实验记录如下:

(1) 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计算该空气样品中CO的浓度,并说明符合几级标准。
参考答案:⑴5CO + I2O5
5CO2+I2?
⑵ 3.85mg/m3?,符合一、二级标准
本题解析:本题是将多步反应计算以“CO的浓度进行测定”为抓手,以氧化还原反应滴定为核心结合起来的试题。 (1)通过化合价升降和原子守恒即可配平。(2)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步骤②中过量的S2O32-物质的量为n(S2O32-)=1.00×10-5mol·L-1×10-2 L×2×2=4×10-7 mol,则n(I2)=(1∕2)×(1.5×10-6mol-4×10-7mol)=5.5×10-7mol, n(CO)=5.5×10-7mol×5=27.5×10-7mol, CO的浓度为(27.5×10-7mol×28g∕mol) ∕0.02m3=385×10-5g∕m3即3.85mg/m3,符合一、二级标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