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常温下,某强酸溶液的PH=a,强碱溶液的PH=b.已知a+b=12,酸碱溶液混合后PH=7,则酸溶液的体积V酸和碱溶液的体积V碱的正确关系为
A.V酸=102V碱
B.V碱=102V酸
C.V酸=2V碱
D.V碱=2V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ˉ、Clˉ、Na+,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Ba2+
B.Mg2+
C.HCO3ˉ
D.NH4+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气体、水、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因溶液中的离子不与Ba2+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因Mg2+与OHˉ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HCO3ˉ与OHˉ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NH4+与OHˉ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明确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学生应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解答,题目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有V升Cl2和H2的混合气,在适宜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体积仍为V升,将这些气体通过NaOH溶液时全部吸收,由此判断原混合气体中Cl2和H2的体积比可能是
A.等于1∶1
B.小于1∶1
C.大于1∶1
D.大于或等于1∶1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形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别开来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的半透膜只能让较小的分子、离子通过
D.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定向移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悬浮在水中,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花粉做不停息的运动,后来把这种运动称作布朗运动.如用超显微镜观察,发现胶粒也有此特点.花粉是悬浮颗粒,因而布朗运动就不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形式.A项错(实质上分散系是按分散质的大小分类的).根据胶体性质判断,B、C、D项均正确.
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的依据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胶体有两种类型:①粒子胶体,如AgI、Fe(OH)3胶体;②分子胶体,如淀粉、蛋白质胶体.分散系的分离方法,由分散质的大小或状态而定:①悬浊液用过滤方法;②乳浊液用分液方法;③胶体溶液用渗析方法;④溶液可用蒸发结晶等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于醋酸
C.0.1 mol/L的H2A溶液PH=3,则H2A一定为弱酸
D.酸与碱恰好中和,所得溶液一定为中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