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10分)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l×10-13。有酸溶液A,pH=a;碱溶液B,pH=b。为测定A、B混合后溶液导电性的变化以及探究A、B的相关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烧杯中应盛 (选A或B)溶液。
(2)若A为一元强酸,B为一元强碱,且a+b=13。该同学在烧杯中先加入其中一种溶液,闭合开关K,测得烧杯中灯泡的亮度为10(假设亮度由暗到亮表示为1、2、3、…10、11、12、… 20)。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停止滴加溶液并闭合开关K,此时灯泡G的亮度约为 ,原因是 。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 。
(3)若A为强酸,B为强碱,且a+b=13。断开开关K,将滴定管中的溶液逐滴加入到烧杯中。当测得烧杯中溶液pH和“(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相同时,停止滴加溶液。此时烧杯中的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原因可能是 。
(4)若A的化学式为HR,B的化学式为MOH,且a+b=13,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____。
此时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 ___(填序号)。
①c(MOH)>c(M+)>C(R-)>c(H+)>c(OH-)
②c(HR)>c(M+)>c(R-)>c(OH-)>c(H+)
③c(R-)>c(M+)>c(H+)>c(OH-)
④c(M+)>c(R-)>c(OH-)>c(H+)
⑤c(M+)+ c(H+)=c(R-)+c(OH-)
⑥c(MOH)=c(H+)-c(OH-)
参考答案:(1)B(2)5 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 6.5
(3)A为多元强酸(4)M++H2O
MOH+H+ ④⑤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中滴定管构造可知,该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则滴定管中盛放的为酸,即A溶液,则烧杯中盛放为碱溶液B,故答案为:B;(2)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l×10-13,a+b=13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反应后的溶液为盐溶液,由于体积变成原先的2倍,离子浓度则变为原先的1/2,所以溶液的导电性为5;根据水的离子积可知,该温度下,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l×10-6.5mol/L,溶液的pH=6.5,故答案为:5;反应后烧杯中自由离子的浓度约为原溶液的一半;烧杯中得到的溶液pH 为6.5;(3)当溶液呈中性时,有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浓度应该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浓度,而现在阳离子浓度大于阴离子浓度,可知1个阴离子所带电荷大于1个阳离子所带电荷,即A为多元强酸,故答案为:A为多元强酸;(4)若A的化学式为HA,B的化学式为BOH,且a+b=13,当从滴定管滴入烧杯中的溶液体积和烧杯中盛有的溶液体积相等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大于“(2)”中最后得到的溶液pH,说明反应后的溶液显示碱性,则B为弱碱,且反应前溶液中A中c(H+)=B中c(OH-),即反应前c(B)>>c(A),两溶液等体积反应后,B过量;由于B过量,则溶液中c(B+)>c (A-),溶液显示碱性,则c(OH-)>c(H+),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B+)>c (A-)>c(OH-)>c(H+),A为多元强酸B为弱碱,故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H2O
MOH+H+ ; 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④⑤
考点:考查了影响溶液导电性因素、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 ]
A.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 +3H2O
Al(OH)3+3H+
B.CaCO3(s)=CaO(s)+CO2(g) △S>0
C.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 +2H2O
H2CO3+2OH-
D.BaSO4悬浊液中存在平衡:BaSO4(s)
Ba2+(aq)+SO42-(aq)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12分)(1)将一定量氨气通入盐酸中,溶液pH恰好为7(25 ℃),则氨的物质的量_____(填“<”、“=”或“>”)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溶液中c(NH4+)_____c(Cl-)。
(2)向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质量的镁粉,镁完全反应后,盐酸放出气体的体积_____氯化铵溶液放出气体的体积。
(3)向盐酸中通入NH3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由H2O电离出来的c(H+)比纯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填“大”、“小”或“相等”)。
参考答案:⑴>(3分) =(3分) ⑵< (3分) ⑶大(3分)
本题解析:(1)如果氨气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Cl溶液显酸性,溶液要显中性,氨气应该过量,所以氨气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荷守恒:c(NH4+) +c(H+)= c(Cl-) +c(OH-),溶液显中性则c(OH-)= c(H+),那么c(NH4+)=c(Cl-)。(2)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与镁粉反应方程式分别为:Mg+2HCl= MgCl2 +H2↑,Mg + 2NH4Cl==MgCl2 + 2NH3 ↑+ H2↑,可以看出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较少(3)如果氨气和盐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NH4+会发生水解,就促进了水的电离,故NH4Cl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比纯水中的要大。
考点:盐类水解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1.0mol/L Na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
B.1.0mol/LNH4Cl溶液: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 91ExAM.org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