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应先将试纸浸湿。
D.配制稀硫酸时,先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再注缓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答案:C
C.不正确,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不能先将试纸浸湿,否则将溶液冲稀,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采集学校附近河中水样,通过以下实验测定其pH
①用滴管吸取水样,然后用精密pH试纸测其pH?②将水样分成3份?③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另2份水样?④用滴管吸取水样,然后用广泛pH试纸测其pH正确的实验顺序为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首先应该用广泛pH试纸测其pH,最后在再用精密pH试纸测其pH。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需要重复操作。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干燥的CO2中混有的少量SO2
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硫酸根的检验,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
B、可能先有三价铁离子;应该先加KSCN物明显现象;再加氯水。
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剂。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一支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30 mL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放出,承接在量筒中溶液的体积是
A.等于30mL
B.等于20mL
C.大于20mL
D.大于30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下面有一段没有刻度的溶液,大于20mL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对下列实验操作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某学生用pH试纸测新制氯水的pH,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
有强氧化性
B.加热碳酸氢钠固体,质量变轻,说明碳酸氢钠不稳定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发现浓度偏低,可能由于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事先未干燥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实验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应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错;C项:容量瓶事先未干燥对结果无影响,故错;D项:铜不能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错。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物的性质和溶液配置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学生平时都注意知识细节的学习及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