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为了测定某饱和卤代烃的分子中卤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量取11.40 mL液体所用仪器是________;
(2)加入过量硝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则此卤代烃中的卤原子是________;
(4)已知此卤代烃液体的密度是1.65 g/mL,其蒸气对甲烷的相对密度是11.75,则此卤代烃每个分子中卤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个;此卤代烃的结构简式为:?_。
参考答案:1)酸式滴定管(1分) (2)中和过量的NaOH(1分)
(3)溴原子(1分)? (4)2(2分) CH2BrCH2Br、CH3CHBr2(写2个给2分)
本题解析:因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的沉淀为浅黄色,故卤代烃中卤原子为溴。
溴代烃的质量为11.40 mL×1.65 g/mL=18.8 g,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6×11.75=188,
因此溴代烃的物质的量为
。
而n(AgBr)=
=0.2 mol,故每个卤代烃分子中溴原子数目为2。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判断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或CH3CHBr2。
点评:测定物质的结构简式是有机化学中的常考知识点,难度不大,主要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计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的步骤,逐步推断。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燃烧法是有机化学发展初期测定简单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验证某有机物是否为含氧元素,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

A.只有验证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
B.只有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
C.测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有机物与生成的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D.测定该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以及消耗O2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判断。产物是CO2和水不能说明是否含有氧元素,A不正确。B中只能得出有机物中碳、氢原子的个数之比。C中只能得出有机物中含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选项D,根据氧原子守恒即可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已知某炔烃与卤素按物质的量为1:2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的有机物至少需6mol的卤素单质才能把生成的有机物中的氢全部取代,则该炔烃可能是
[? ]
A.丙炔?
B.1-丁炔?
C.3-己炔?
D.2-庚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少量稀溴水出现白色沉淀
D.将铜丝的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乙烯和乙炔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不正确;B不正确,应该是液溴;C不正确,应该加入浓溴水。乙醇能把氧化铜还原生成铜,D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常见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制备原理即可,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F比HI更稳定的主要原因是HF分子之间易形成较强的氢键
B.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油脂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
C.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和共价键均为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
D.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纸层析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子的稳定性和化学键有关系,氢键不是化学键,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A不正确;油脂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得不到氨基酸,B不正确;李比希燃烧法可定量测定元素含量;钠熔法是定性鉴定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氮、卤素、硫)的方法;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存在卤素;纸层析法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实现定性、定量分析,它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所以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分散,但很基础,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