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题 实验室有NH4HCO3和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NH4HCO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其质量分数。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
。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装置需要鼓入空气,排除装置中原有的空气。加酸后A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3)E装置的作用是? ?。
(4)实验中,要确保实验中C瓶溶液不褪色,若C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 ?(填“高”或“低”)。
(5)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13.1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4.4g,则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
(6)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
参考答案:(12分)(1)分液漏斗(2分)
(2)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送入后续装置(使反应产生的SO2和CO2被完全吸收)(2分)
(3)除去SO2,以防止SO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2分)
(4)高? (共2分)?(5)60.3%(2分)
(6)在B之后再接一个阻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B的装置。(2分)
本题解析:(1)根据仪器的构造特点可知,A中加入硫酸溶液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加酸后生成CO2和SO2气体,所以加酸后A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送入后续装置(使反应产生的SO2和CO2被完全吸收)。
(3)由于SO2也能碱石灰吸收,会干扰CO2的测定,所以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SO2,以防止SO2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若C瓶中溶液褪色,说明SO没有完全被除尽,也被碱石灰吸收,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高。
(5)碱石灰增重4.4g,则反应中生成的CO2的质量就是4.4g,物质的量是0.1mol。则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也是0.1mol,质量是7.9g,所以混合物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
(6)由于空气中也含有水蒸气和CO2,也能被碱石灰吸收,所以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在B之后再接一个阻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B的装置。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检验与巩固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验能力的训练与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该类试题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获得草酸及草酸晶体的一些相关知识

【提出猜想】(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产物中的气体可能是CO、CO2或它们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2)请设计完成“猜想②”的实验方案[用简要的实验装置图表示,要体现所使用仪器(加热和夹持仪器不必画出)和试剂]。
(3)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继续利用图模1-5所示装置进行“猜想②”的实验探究。已知:A、C、F中盛装澄清石灰水,B中盛装浓NaOH溶液,D中装有碱石灰,E中装有CuO。
①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未连接装置G,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4)小李同学继续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草酸是二元弱酸,酸性比碳酸强,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有少量升华;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小李通过进一步研究,对实验中CO2的检验提出质疑。试根据相关信息,指出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草酸晶体中含有结晶水,②受热时会有水生成
(2)
(3)①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E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装置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在装置F出气导管的末端放一个燃着的酒精灯
(4)在未洗气的情况下通人石灰水,还可能因草酸蒸气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草酸钙沉淀,对实验有干扰,因而在装置A之前可增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装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溶液中,只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无法鉴别的一组是( )
A.NaNO3、NaHCO3、Na2SO3、Na2SiO3(H2SO4溶液)
B.NH4Cl、Mg(NO3)2、CuSO4、AlCl3(KOH溶液)
C.Ba(OH)2、KSCN、NaCl、K2SO4(FeCl3溶液)
D.NaBr、HCl、KI、CaCl2(AgNO3溶液)
参考答案:A、NaNO3与H2SO4不反应,无现象,NaHCO3与H2SO4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Na2SO3与H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a2SiO3与H2SO4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现象各不相同,故A正确;
B、NH4Cl与KOH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氨气,Mg(NO3)2与KOH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CuSO4与KOH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AlCl3加入KOH溶液后先生成Al(OH)3沉淀后溶解,现象各不相同,故B正确;
C、Ba(OH)2与FeCl3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KSCN与FeCl3反应溶液变为红色,然后用Ba(OH)2鉴别NaCl、K2SO4,产生沉淀的是K2SO4,故C正确;
D、AgNO3溶液无法鉴别HCl和CaCl2,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实验推理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一小片铝箔,熔化的铝不会滴落, 说明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
B.某种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加热后溶液又会出现红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C.焰色反应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样品中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钾元素
D.某试管中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在试管口放置一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始终不变蓝色,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许碳酸钠杂质
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其pH
C.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
D.可用25.00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溴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