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侯德榜先生是我国举世闻名的化工专家,他对制碱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称作“侯氏制碱法”.右图是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一步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为:
①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②先从D的分液漏斗中连续滴下浓氨水,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C中的饱和NaCl溶液中溶解时.再通入A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烧杯中析出白色固体(碳酸氢钠).继续向C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为止.
③过滤烧杯内所得的混合物,得到碳酸氢钠固体.
④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
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搅拌后过滤,滤出物可用作化肥.
⑤滤液再注入烧杯C中,重复使用,进行下一次制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2)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A中常选用的固体为______;B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_____.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原因是______.
(5)步骤④是在较高温度(如60℃)下还是在较低温度下(如0℃~10℃)下进行合适?______(填“较高”或“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简要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_____.
参考答案:(1)检验装置气密性,主要是利用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判断,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用手握住装置A的烧瓶(或微热),看到B瓶中玻璃管口和C中左边玻璃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拿开,玻璃管内部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A及左半部分气密性良好;
(2)烧杯C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氨气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故答案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3)A装置是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所以固体为CaCO3;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若不除去碳酸氢钠难以形成,所以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饱和氯化钠溶液除去;
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或水或饱和食盐水;
(4)步骤②中必须先让D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后,再让A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因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故答案为:NH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大,先通NH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CO2,从而生成更多的NaHCO3;
(5)步骤④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固体,发生反应:NaCl(s)+NH4Cl(aq)=NaCl(aq)+NH4Cl(s),温度越高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不利于氯化铵的晶体析出,所以应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析出氯化铵晶体,故答案为:较低;
(6)步骤④中所得的氯化铵晶体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约占5%~8%),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是利用氯化铵的分解产物为气体,温度降低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会重新生成固体氯化氨,方法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故答案为: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看到试管上端有白烟生成(或试管口有白色晶体),最后剩余极少量的固体,从而证明所得固体的成分大部分是氯化铵;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实验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快速分离氢氧化铁胶状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可用抽滤法
B.常温下,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上层为溶有水的苯酚溶液
C.甲装置可用于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如下:仪器组装好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针筒活塞向外拉一段距离后松手,观察针筒是否能回到原来刻度处
D.用氢氧化钠滴定醋酸实验,酸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就直接使用则所得待测液浓度偏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胶体可溶液均可穿过滤纸,故该选项错误;B.苯酚比水重,分层后下层为溶有水的苯酚溶液,该选项错误。C.考查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正确;D.用氢氧化钠滴定醋酸实验,酸式滴定管没有润洗就直接使用则所得待测液浓度偏低,该选项错误。
点评:实验是化学学习和应用的重要板块,实验现象和物质性质的相互结合和推断,是解本题的根本。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实验的掌握,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所称药品均放在纸上,并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用最小刻度为0.1 mL的量筒量取8.85 mL的液体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外壁应干燥,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均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组是
A.H2S、SO2
B.NH3、CO2
C.N2、CO2
D.NO、O2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错,H2S、SO2会反应不能共存,且H2S也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氨气为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反应;C正确;D错,NO、O2会反应,不能共存;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贮存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浓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
B.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C.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橡胶塞的塑料试剂瓶中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