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甲判断可以推出乙判断的是
[? ]
甲判断
?乙判断 
A.
某过程发生能量变化? 
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
B.
两种元素同一主族 
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A原子失去的电子比B原子的多 
A单质的还原性比B单质的强 
D.
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该溶液为浓溶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 
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Al+6HCl==2AlCl3+3H2↑;2F2+2H2O==4HF+O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下表列出了A-R9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2 E F 3 A C D G R 4 B H
  | 
(1)这九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的电子式是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______;
(2)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A、B、C三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为______.
(4)F的氢化物的电子式______;G、H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减的顺序是:______.
(5)H元素跟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
(6)C和G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
 
	参考答案: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Na、B为K、C为Mg、D为Al、E为C、F为O、G为Cl、R为Ar、H为Br,
(1)稀有气体Ar的最不活泼;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故K的金属性增强、Cl的非金属性增强,则KOH碱性最强,电子式为
,HClO4的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Ar;K;
;HClO4;
(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故答案为:Al(OH)3+OH-=AlO2-+2H2O;
(3)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K>Na>Mg,
故答案为:K>Na>Mg;
(4)O的氢化物为H2O或H2O2,H2O分子中O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H2O2中O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O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
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HCl>HBr,
故答案为:
或
;HCl>HBr;
(5)NaBr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6)C和G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
,
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在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S反应生成FeS,确定非金属性:Cl>S
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进行H2O和H2S的热分解实验,确定硫和氧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D.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酸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氯水有强氧化性、漂白性,会把pH试纸漂白,无法与比色卡对比,即测不出它的pH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X、Y、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31,填写下列空白: X、Y、Z、W的元素名称分别为: 

X__________,Y__________,Z_____________,W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氮 ;氧 ;硫 ;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