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解析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强的硅酸钠而不易打开,所以选项B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C.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D.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a2+重金属盐,能使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变性;葡萄糖离子的直径小于1nm,所以不属于胶体,N2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明矾可以净水,但是不能杀菌消毒。
点评:这类习题经常作为化学高考的第一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广。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比胶体粒子小,因其比表面积大,故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入肺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B.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D.阴极射线和α-粒子散射现象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PM2.5粒子大小与胶体相当,其分散到溶液中,可以吸附其他粒子。其危害机理为: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可以测定有几种不氢,及书面,质谱可以测定官能团与相对质量,正确;C、裂化与裂解的区别,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宗旨。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
A.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科学领域
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C.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
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答案:D
D.不正确,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是不现实的,任何食品都是由不同的化学物质组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化学与资源、环境、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B.新型氢动力计程车可以降低PM2.5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溶液会“断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补充碘需要多吃含碘酸钾的食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