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类比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比推断正确的是(?)
A.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铜遇浓硝酸也发生钝化;
B.稀硫酸遇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浓硫酸遇蓝色石蕊试纸也变红色;
C.CH4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Cl4也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铁与稀硝酸作用产生NO,铁与浓硝酸作用也产生N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铜与浓硝酸能反应,不发生钝化,A错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遇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B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D错误;C正确。
点评: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同主族X、Y、Z3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H3>YH3>ZH3
C.原子量:X>Y>Z
D.单质氧化性:X<Y<Z
参考答案:X、Y、Z三种元素位于同主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3XO4<H3YO4<H3ZO4,可知原子序数X>Y>Z,故C选项正确;
A、原子序数X>Y>Z,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知元素非金属性X<Y<Z,故A错误;
B、原子序数X>Y>Z,同主族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可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XH3<YH3<ZH3,故B错误;
C、原子序数X>Y>Z,则相对原子质量为X>Y>Z,故C正确;
D、原子序数X>Y>Z,同主族从上到下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可知单质氧化性X<Y<Z,故D正确;
故选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2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所常见的“三大酸”。现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情况,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不与Cu反应。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lOOmL。
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这可能是Cu2+浓度差异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
参考答案:(1)Cu+H2O2+2HCl=CuCl2+2H2O(2)大于;3Cu+8H++2NO3-=3Cu2++2NO↑+4H2O
(3)不同意;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均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Cu2+浓度基本相等;将一定量NO2通入到铜片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颜色变绿,则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素钢、不锈钢、硬铝
、黄铜都属于合金
B.正常雨水的pH为5.6,主要是因为溶解了SO2
C.钢化玻璃常用于制造眼镜片、照相机中的透镜等
D.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于向大气中任意排放CO2、氟氯烃、SO2等产生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