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 “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杜绝污染源
C.禁食有毒物
D.制订治污规章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处理废弃物是污染治理措施,污染已经产生,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以错误;B、杜绝污染源是从源头消除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以正确;C、禁食有毒物,也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以错误;D、制订治污规章制度,也不是从源头消除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以错误,答案选B。
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求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B.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C.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D.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化石燃料的储藏量是有限的,且燃烧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选项B不正确;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安装国家标准,不能随意加大用量,C不正确;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D不正确,答案选C。
点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尽管不是教学的重点,但该内容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成为历年高考的必考的热点。历年试题的难度多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试题的命题形式是常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及科技前沿等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图为市售某品牌香肠的配料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苯甲酸——发色剂
B.白砂糖——疏松剂
C.食用盐——调味剂
D.亚硝酸钠——防腐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苯甲酸、白砂糖都是防腐剂,亚硝酸钠是抗氧化剂,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盐和醋可同时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调味剂
B.亚硝酸钠可以用作防腐剂,但不宜过量
C.适量苯钾酸钠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D.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着色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即物质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害作用。所以D项是错误的。答案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我们食用的大豆最终水解、补充给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氨基酸
B.糖类
C.蛋白质
D.油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生物知识,大豆含的主要是淀粉,经过水解,最终变成氨基酸。
点评:生物与化学知识综合一起考查,也是一种常考的方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