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研究用过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有关问题:
(1)锌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制取的二氧化硫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连接成一整套实验装置以验证(2)的判断是否正确,若按气体从左到右流向时,气体流经的各装置导管的编号依次是________(用a、b……填写)。

(4)根据(3)确定的实验过程,请将实验时有关装置中所盛药品、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填入下表:
装置
| 所盛药品
| 实验现象
| 结论或解释
|
B
| ?
| ?
| ?
|
C
| CuO固体
| ?
| ?
|
?
参考答案:(1)Zn+2H2SO4(浓)=ZnSO4+SO2↑+2H2O
(2)氢气和水蒸气 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被消耗会变成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同时会有少量水蒸气
(3)cd(或dc) ab(或ba) e
(4)
装置
所盛药品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B
无水硫酸铜
固体由白色变成蓝色
SO2中含有水蒸气
C
?
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SO2中含有氢气
本题解析:(3)要检验SO2中的水蒸气以及氢气,需首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且用碱石灰除去水蒸气,再将剩余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通过黑色氧化铜变红和无水硫酸铜变蓝的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氢气,最后将剩余气体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密度为1.25g/L,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2.5
B.14
C.28
D.30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M=ρVm计算摩尔质量,再利用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来解答.
解答: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由M=ρVm可知,
M=1.25g/L×22.4L/mol=28g/mol,
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明确M=ρVm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较简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①用水鉴别NaHCO3和Na2CO3固体;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和Na2O2;③用稀盐酸鉴别NaAlO2和AlCl3溶液;④用稀盐酸鉴别NaHCO3和Na2CO3溶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取等量的水,溶解的多的固体就是Na2CO3。
②Na2O是白色固体,Na2O2是淡黄色固体,观察可区分。
③NaAlO2与HCl可反应生成沉淀Al(OH)3,AlCl3不与HCl反应。可区分。
④NaHCO3和HCl反应速率比Na2CO3与HCl反应速率快,可区分。
故选C。
点评:掌握不同物质的性质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①CO2(SO2):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②KCl(AlCl3):氨水,过滤
③乙酸乙酯(乙酸):乙醇和浓硫酸
④水(碘):酒精,萃取分液
⑤苯(甲苯):分馏
A.①②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硝酸,B为金属铜,C中盛有淀粉KI溶液,则C中溶液变蓝
B.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1C1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D.若A为浓硫酸,B为炭,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红色褪色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析:A、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生成了硝酸,硝酸将KI氧化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
B、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氯气溶于水生成了盐酸和次氯酸,石蕊遇酸变红色,但是由于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将石蕊氧化为无色。
C、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了氨气通入氯化铝溶液中就生成了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
D、浓硫酸与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熟练的掌握三大强酸的性质的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平时知识点的积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