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将氯水分别滴入下列溶液中,观察有何现象?
①?紫色石蕊试液;② 氯化亚铁溶液;③碳酸钠溶液
参考答案: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③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
本题解析:本题能力层次为C,①氯水中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HclO又将红色褪去;②
氯水中主要存在的Cl2将Fe2+氧化成Fe3+;③氯水中HCl和CO32-作用产生CO2气体。答案是: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③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泡产生;
学法指导: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混合物,其中有H2O、Cl2、HClO等分子和H+、Cl-、ClO-、OH-等离子,在不同的反应中,起作用的粒子不完全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2、实验题 (16分)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按要求回答问题。(B中装的是无水硫酸铜)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用含有0.2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制得的Cl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
(3)①装置B的作用是?,现象是?。
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E的作用是?。
④写出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与?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试剂。
参考答案: 91exam .org(1)MnO2+4HCl
MnCl2+Cl2↑+H2O(2分)
(2)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变稀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2分)
(3)①证明有水蒸气产生?白色变蓝色(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②氯气无漂白性,氯
水有漂白性(2分)?③吸收氯气(2分)?④Ag-+Cl-=AgCl↓(2分)
(4)E? F (2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氯气为载体,综合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氯气的性质检验以及尾气处理等
(1)实验室制取氯气一般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生成,方程式为MnO2+4HCl
MnCl2+Cl2↑+H2O。
(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会逐渐降低,而二氧化锰是不能氧化稀盐酸的,所以实际生成的氯气总是小于理论值。
(3)①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水的存在,因为硫酸铜吸水即变成蓝色的胆矾。
②氯气的漂白是靠次氯酸实现的,所以氯气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说明氯气是没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
③由于F是用来检验氯化氢的,而氯气也能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在通入硝酸银溶液之前要先除去氯气。利用氯气能溶解的有机溶剂中,除去氯气。
④氯化氢溶于水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方程式为Ag-+Cl-=AgCl↓。
(4)氯气受热能溶解在四氯化碳中,但无法确定是否完全被吸收。所以需要在E和F之间连接1个装置,用来检验氯气是否完全被除去。可利用氯气的氧化性,能把碘化钾氧化生成单质碘,而单质碘能和淀粉发生显色反应,使溶液显蓝色。所以试剂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也可以通过漂白性来检验,因此也可以选择湿润的有色布条。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6分)在新疆和青海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往往遭雷击到下。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牧草茂盛,四季常青的原因?、
??、?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发生现象? | 解释或结论? ?A ?向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B ?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氯水中含有H+和HClO ?C ?将铜片与芯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在锌的作用下,铜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该溶液为Na2CO3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A、向NaCl和K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但?Ksp(AgCl)>Ksp(Agl),所以溶液中先产生黄色沉淀,后产生白色沉淀,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能使变红色褪去,故B正确;
C、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锌片上锌失电子变成阳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铜与硫酸不反应产生氢气,故C错误;
D、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亚硫酸酸氢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简答题 (1)将SO2和Cl2分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两个试管中,两溶液的红色均褪去.加热后,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又呈现红色,该试管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
(2)将SO2和Cl2按1:1体积比(同温同压)混合后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不褪色.为检验两种气体在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应向所得溶液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填化学式).经实验证明,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参考答案:(1)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不可逆,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和有色物质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溶液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故答案为:SO2;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
(2)SO2和Cl2在溶液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SO2被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12+2H2O=4H++SO42-+2Cl-;检验两种气体在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应向所得溶液加入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氯化钡溶液;SO2+C12+2H2O=4H++SO42-+2Cl-;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