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6分)
“白铁皮”即镀锌铁皮,镀锌层犹如铁皮的保护层,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这层膜的厚度是判断白铁皮质量的重要指标,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镀膜厚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已知:
锌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0H-=Zn022-+H2↑
锌的密度为dg/cm3
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使单侧面积为Scm2、质量为mg,的镀锌铁皮完全浸人6mol·L-1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
(1)仪器名称A??_B??
(2)装置中导管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燥管C与量气管D?(具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在反应前后液面高度有何要求:
反应前_______________,反应后?,(答:“C中液面高于D中液面”,“C中液面低于D中液面”,“C中液面与D中液面相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锌之外,另一种常见金属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请设计实验证明,铁并未与强碱溶液反应而进入溶液?。
(6)实验前后量气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 V1mL、V2mL,(实验条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 L·mol-1), 则镀锌铁皮的厚度为h=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写出数学表达式)。
(7)请另设计一种测镀锌膜的厚度的方案,并用简单的方式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1)分液漏斗,锥形瓶
(2)将AB连通,平衡两者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流下
(3)C中液面与D中液面相平;C中液面与D中液面相平;保证BC装置内的气压始终恒定。
(4)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5)参考方案:取B 反应后剩余液,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入KSCN溶液,未见变红(其他方案合理亦可)
(6) h=
(7) 参考1:镀锌铁皮与强碱反应后,测剩余铁的质量,获得锌的质量,再进行换算
参考2:镀锌铁皮与盐酸反应后,根据金属的质量及产生氢气的体积进行换算
参考3:镀锌铁皮与盐酸反应后,在余下液体中加入足量强碱,过滤洗涤灼烧根据产生的氧化铁质量换算
(其他方案:在中学生所知范围内,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1)在做制备氯气的实验中用过这些一起,A为分液漏斗。B为锥形瓶。(2)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反应漏斗的试剂顺利滴下,需要保持压强的内外一致,因此需要导管a这个装置,装置中导管 a 的作用是:将AB连通,平衡两者气压,使液体能顺利流下。(3)本实验的关键是测量气体的体积。根据此装置的原理,应两次记录C中的读数,取其差值就是所得气体的体积,因此干燥管C与量气管D(具有刻度的细长玻璃管)在反应前后液面高度都是相平的。(4)根据所学知识,铝可与强碱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5)利用铁离子(Fe3+)的特征反应,遇KSCN溶液变红来检验铁是否参与了反应,方案为:取B 反应后剩余液,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入KSCN溶液,未见变红(其他方案合理亦可)。(6)根据体积只差算出放出H2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Zn+20H-=Zn022-+H2↑,计算出Zn的质量,再用m=ρV=ρSh,得出h=m/(ρS),带入数据,解得h=
。(7)这题是开放题,只要符合题意的方案都是可以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相关计算,测重基本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化学计算注重解题技巧,尤其是最后一题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2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的方法是:?,然后轻轻振荡试管,使之混合均匀。
(2)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成的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6)若实验中温度过高,使反应温度达到140℃左右时,副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是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参考答案:(1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实验题 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网络查询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酸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
请回答:
⑴ 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⑵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⑶ 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参考答案:(1)甲(2)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滴入溶液突然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3)2?①偏大 ?②偏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用下列气体和溶液进行喷泉实验,最终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A.CO2和NaOH溶液
B.NH3和水
C.Cl2和NaOH溶液
D.NO2和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实验题 I.某校化学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草酸(H2C2O4)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小组成员在做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实验时发现,溶液褪色先慢后快。
(1)上述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为?。
(2)为了探究此反应速率由小变大的原因,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表中“一”表示未加入该试剂)。
实验 编号
| 反应温度 (利用水浴加热)
| 稀硫酸 溶液
| MnSO4固体
| 0.10 mol/L KMnO4溶液
| 褪色 时间
|
1
| 750C
| 一
| 一
| 1mL
| 100s
|
2
| 750C
| 10滴
| 一
| 1mL
| 40s
|
3
| 750C
| 10滴
| 加入少许
| 1mL
| 3s
|
甲同学由此能够得出结论:??
II.乙同学查资料得知“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决定用实验验证这一事实并检测草酸盐含量。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草酸(H2C2O4)是酸性强于醋酸的二元弱酸,对应的钙盐(CaC2O4)不溶于醋酸,能溶于强酸。
(1) 欲准确测定菠菜中草酸盐含量,回答有关问题:
①操作:取m g菠菜样品,将其中草酸盐转化为 CaC2O4 沉淀分离出来,用盐酸溶解后,溶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该溶液,用0.0100mol·L-1 KMnO4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实验重复操作2 —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V mL。
②计算:菠菜中草酸盐(以C2O42-计)的质量分数为?。(只列式不计算,已知:C2O42-的的摩尔质量为88 g?mol-1)
③讨论:用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菠菜研磨、浸泡、过滤得到的溶液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
参考答案:I.(1)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2)随着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进行,生成了Mn2+,Mn2+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II.(1)②
③菠菜中还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能与KMnO4反应
本题解析:I.(1)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草酸为二氧化碳,依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2)图表中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褪色时间较长,加入少许硫酸锰速率增大较快,反应需要的时间缩短,Mn2+起到催化作用,加入稀硫酸褪色时间缩短,说明生成的锰离子对分解起了催化作用。
II.(1)②依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设草酸物质的量为x: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5? 2
x? 0.0100mol/L×v×10-3L
可得菠菜中草酸盐(以C2O42-计)的质量分数为
③用标准KMnO4溶液直接滴定菠菜研磨、浸泡、过滤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其他还原性物质会消耗高锰酸钾,导致结果可能偏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