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不能用氯气与金属直接反应制取的物质是
A.NaCl
B.CuCl2
C.FeCl2
D.FeCl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可以,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NaCl.
B可以,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
C不行,氯气在与可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所以氯气与铁反应只能生成FeCl3
D可以.此题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用MnO
2和稀盐酸共热来制取氯气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Cl2只能作氧化剂
D.若含0.4 mol HCl的浓盐酸,MnO2过量,可制得标准状况下氯气2.24 L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氯水含有的各种微粒中: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____;
(2)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
(3)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是____;
(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___;
(5)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是 ___;
(6)能使NaH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是___。
参考答案:(1) Cl2
(2) Cl-
(3) H+
(4) HClO
(5) H2O
(6) H+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提高“反应1”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回答一点即可)
(2)“反应1” 的离子方程式是?。?
(3)“反应2”的氧化剂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原因是?。
(5)某学习小组用碘量法测定粗产品中亚氯酸钠的含量,实验如下:
a.准确称取所得亚氯酸钠样品mg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已知:ClO2-+4I-+4H+=2H2O+2I2+Cl-)
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2次,测得平均值为V mL 。
(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②该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结果化成最简。)
参考答案:(1)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吸收液浓度,增大SO2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
(2)2ClO3- + SO2 =2ClO2 + SO42-
(3)ClO2? H2O2 + 2ClO2 + 2NaOH=2NaClO2 + 2H2O + O2
(4)常压蒸发温度过高,亚氯酸钠容易分解
(5)①滴加最后一滴液体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
%
本题解析:(1)反应1是SO2气体与溶液的反应,根据反应速率增大的原理,可以是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吸收液浓度,增大SO2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气体加压会影响成本,一般不使用;反应较快不再使用催化剂。
(2)流程看出ClO3-→Cl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反应是SO2→SO42-。
(3)反应2是将ClO2→NaClO2,Cl元素化合价降低,故ClO2是氧化剂,H2O2是还原剂,其中H2O2中的-1价O变成O2。
(4)减压是为了降低物质的沸点,即降低蒸发温度,发展物质分解。
(5)①因为是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反应是I2+2S2O32-=2I-+S4O62-,I2与指示剂淀粉产生蓝色,故终点是滴加最后一滴液体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②由反应中的I元素守恒可知:
ClO2-~2I2~4 S2O32-,25.00mL待测溶液中n(NaClO2)=
×cV×10-3mol,m(NaClO2)=
×90.5cV×10-3g;样品mg配成250mL待测溶液中的NaClO2质量扩大10倍,故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
×100%=
%。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向某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Fe2+的溶液后,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氯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那么,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该晶体中一定含有SCN-
B.Fe3+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强
C.Fe2+被Cl2氧化为Fe3+
D.Fe2+与SCN-不能形成红色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