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选择的萃取剂,不能与原溶剂互溶且溶质在两种溶剂中溶解性差别要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蒸发操作时,当出现大量的晶体时就应该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选项B不正确,其余操作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分析试题,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固体药品,干燥但易潮解的物质也应放在适当的容器(小烧杯)内,而不得与天平托盘直接接触,A选项NaOH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不能用纸片称量,应用小烧杯迅速称量;B选项氯气的收集要用排饱和食盐水法;C选项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试剂的存放正确的是
A.钾、钠在空气中极易氧化,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应放在盛有煤油的广口瓶中以隔绝空气
B.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口用玻璃塞塞紧,不能用橡皮塞
C.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低温避光保存
D.以上方法都不正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广口瓶一般用来盛放的是固体药品,煤油应放在试剂瓶中。氢氧化钠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比较强的硅酸钠,使其和瓶口粘合在一起不易打开,所以要用橡皮塞。见光易分解的物质都需要用棕色试剂瓶来盛放,所以答案是C。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有关仪器的名称、图形、用途与使用操作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 )。
?
| A
| B
| C
| D
|
名称
| 250 mL 容量瓶
| 分液漏斗
| 酸式滴定管
| 冷凝管
|
图形
| 
| 
| 
| 
|
用途 与使 用操 作
| 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则配得的溶液浓度小于1.0 mol·L-1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分液时,碘层需从上口放出
| 可用于量取10.00 mL Na2CO3溶液
| 蒸馏实验中将蒸气冷凝为液体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定容时仰视刻度,溶液体积偏大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A项正确;酒精易溶于水,不分层,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项错;Na2CO3溶液显碱性,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C项错;蒸馏实验中水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错。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时,应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装有盐酸的烧杯中,并搅拌
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
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反应迅速剧烈,并且释放大量热,如果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装有盐酸的烧杯中,并搅拌,会造成热量的散失,错误;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实验失败,只能重新配制,错误;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会造成待测液的量增多,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正确;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若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Ag+,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