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根据天文学研究的内容判断;
B.根据生物的研究内容判断;
C.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判断;
D.根据物理科学的研究内容判断.
解答: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属于天文学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属于生物研究的内容,故B错误;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故C正确;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是物理学研究范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探究的领域,明了化学学习的意义,为学生学好化学,树立为化学科学奋斗的目标,激励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3+既能与硫氰化钾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又能与K4[Fe(CN)6]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B.用邻苯二甲酸氢钠滴定氢氧化钠时应采用甲基橙为指示剂
C.利用KMnO4酸性溶液可推算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
D.溶液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酸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参考答案:A.铁离子能够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不能与K4[Fe(CN)6]反应,亚铁离子能够与K4[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A错误;
B.邻苯二甲酸氢钠为弱酸,终点时溶液显示碱性,滴定终点的pH要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所以应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故B错误;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氧化醛基,据此可以推算出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故C正确;
D.溶液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酸性溶液中,H2O2分解速率减小,在碱性溶液中分解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实验题 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D中产生_____________(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CO2,而不是SO2。
A.脱脂棉上蓝色均变浅
B.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
C.脱脂棉上蓝色褪去
写出D进气口一端发生变化的一个主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H2SO4(浓)
CO2↑+2SO2↑+2H2O
(2)③①②
(3)品红溶液褪色
(4)B;I2+SO2+2H2O==4H++2I-+SO42-
(5)防止倒吸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乙烯、乙炔
B.苯、己烷
C.己烷、环己烷
D.苯、甲苯
参考答案:A.乙烯和乙炔都含有不饱和键,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苯、己烷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己烷和环己烷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不能鉴别,故C错误;
D.苯和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甲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而使溶液褪色,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