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现有两瓶溶液,新制的饱和氯水和SO2的饱和水溶液,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①观察颜色②石蕊试剂③品红溶液,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参考答案:①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溶液呈浅黄绿色,而亚硫酸无色,故①正确;
②C1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而亚硫酸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②正确;
③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故③正确;
故选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8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比Cl2更好。
⑴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
+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⑵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 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
饮用水中的ClO2、ClO2-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当pH≤2 .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为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 I2= Na2S4O6 + 2NaI

①请写出pH≤2 .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
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 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
步骤5:?。
步骤6:再用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中ClO2-的浓度为?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8分)⑴方法
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Cl2(2分)
⑵①ClO2-+4H++4I-=Cl-+2I2+2H2O(2分)
②调节溶液的pH≤2.0(2分)?③
(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分别做如下实验:
①将足量NaOH溶液滴入氯水中,产生氯水褪色现象,起作用的成分______
②将鲜花浸入氯水中会褪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
③向淀粉碘化钾中加入氯水显蓝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
参考答案:溶液中存在反应:Cl2+H2O溶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氯气、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pH变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氯气溶于水即得到氯水,即氯水是混合物,A不正确;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氯水中的盐酸具有酸性,所以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正确;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则溢出的气体是氧气,C不正确;随着次氯酸的分解,氯水逐渐变为稀盐酸,所以酸性增强,漂白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D不正确,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氯水的制备、组成微粒以及相应微粒的性质,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氮、氧、硫、氯是四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B.氮、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C.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化钠、氯化钠混合溶液,阳极上析出的物质依次为Cl2、S、O2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N2,其次是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NO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O2反应,A错误;稀H2SO4的氧化性较弱,B错误;S2-的还原性强于Cl-,电解时阳极上先析出单质硫,C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