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宁夏银川市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8)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②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的试管?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⑥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除①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①不正确,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应用稀硝酸清洗。其余都正确,原理及方程式为:②碘易溶于酒精。③MnO2+4HCl=MnCl2+Cl2↑+2H2O④Fe(OH)3+3HCl=FeCl3+3H2O⑤NaOH+C6H5OH→C6H5ONa+H2O⑥3S+6NOH=2Na2S+Na2SO3+3H2O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在制取氧气时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CO时,必须先检验CO的纯度,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气体,听爆鸣声。
③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
④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待变色后再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
⑥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A.①⑥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23.80mL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30.4℃
D.用量简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5.8m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滴定管的刻度线自上而下逐渐递增,所以对滴定管仰视读数,读数偏大,A不正确;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4g(左盘砝码10g,游码0.4g),则胆矾的实际质量=10.0g-0.4g=9.6g,即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大,B不正确;C、铜是金属,易吸热,所以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偏小,C正确;D、量筒的刻度线自下而上逐渐递增,因此用量简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偏大,D不正确,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仪器中具有①溶解固体,②配制溶液,③加热较多量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A.集气瓶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集气瓶用于收集、储存少量气体或某些气体反应,故A错误;B、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B错误;C、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C错误;D、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D正确,答案选D。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但答分并不高。反映出学生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和物的水分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B.四氯化碳可用来萃取演水中的漠
C.分离溶有溴的四氯化碳和水的混和物,可采用分液的方法
D.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错,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内有较多固体析出则停止加热;其他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