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在25℃和1.01×105Pa时,2N2O5(g)=4NO2(g) + O2(g);△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是吸热反应
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反应
D.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该反应之所以能够自发进行,是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个体系混乱程度增加的反应。即是个熵增加的反应,由于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所以可以自发进行。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g)+Y(g)?2Z(g),已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2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能是( )
A.Z为0.3mol/L
B.Y为0.15mol/L
C.X为0.1mol/L
D.Z为0.4mol/L
参考答案: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X2(气)+Y2(气)?2Z(气),
开始(mol/L):0.1 0.20.2
变化(mol/L):0.1 0.10.2
平衡(mol/L):0 0.10.4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X2(气)+Y2(气)?2Z(气),
开始(mol/L):0.1 0.20.2
变化(mol/L):0.1 0.1 0.2
平衡(mol/L):0.2 0.3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1<c(Y2)<0.4,0<c(Z)<0.4,
所以Z不可能为0.4 mol/L,故D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一定具备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这一特征
B.100多年前,英国曾耗巨资改建高炉,试图延长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以减少CO的排放,这违背了化学反应都有一定限度这一基本原理
C.在溶液中,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
D.虽然碳酸钙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但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单质,一定具备化学性质稳定、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这一特征,是错误的,例如氧气等,A不正确;B、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100多年前,英国曾耗巨资改建高炉,试图延长CO和Fe2O3的接触时间,以减少CO的排放,这违背了化学反应都有一定限度这一基本原理,B正确;C、在溶液中,有色物质参与的反应,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其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D、根据△G=△H-T·△S可知,只要△G小于0即可自发进行,所以虽然碳酸钙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但在高温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H< 0
B.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C.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D.一个化学反应的△H仅与反应的起始状态和反应的最终状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