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知识点讲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2019-06-28 20:28:18 
                            
           【大 中 小】
              第二组:该小组讨论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提出了三种假设:①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32-+ H2O = 2Fe2++ SO42-+ 2H+;②是发生双水解反应:2Fe3++ 3SO32-+ 6H2O = 2Fe(OH)3(胶体) + 3H2SO3;③是两种反应同时发生。为了验证假设,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 
 1、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B.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pH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于无色火焰灼烧,火焰呈浅紫色,证明其中含K+
 D.在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浓溴水,振荡、过滤分离出苯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实验题   (18分) 三个课外实验小组用Na2SO3溶液、FeCl3溶液及其它试剂做了一系列实验:第一组:烧瓶中盛装滴有酚酞的 Na2SO3溶液,并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中溶液红色__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显浅红色是因为Na2SO3水解呈酸性
 B.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C.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升高温度,Na2SO3水解程度增大
 
 |  (1)用试管取适量Na2SO3溶液,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然后再进行后续实验。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5 mL 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继续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溶液颜色最终变为红褐色。这种红褐色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向红褐色液体中加足量盐酸,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加入BaCl2稀溶液,产生少量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由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假设__________(填编号)是正确的。
 第三组:用0.100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2SO3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mL Na2SO3溶液于锥形瓶,用_____式滴定管盛装KMnO4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色变为_____色;重复三次实验,测得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0.00mL,则Na2SO3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参考答案:(共18分)第一组:?变深?(1分)?
 C D? (2分)
 第二组:(1)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2分)
 (2)Fe(OH)3胶体? (1分)
 Fe3+ + 3SCN-?
  ?Fe(SCN)3?(2分) BaSO4?(2分)
 (3)③? (2分)
 第三组:酸? (1分)
 无色变为紫(红)色? (2分)
 0.2000 mol/L?(3分)
 
 本题解析:第一组:盐类的水解为吸热反应:SO32-+H2O HSO3-+OH-;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Na2SO3的水解,溶液碱性增强,红色加深: 第二组:(1)Na2SO3易被氧化为Na2SO4,必须先检验其是否变质,否则将影响下面的SO42-的检测
 (2)Fe(OH)3(胶体)为红褐色;
 铁离子与SCN—可生成络合物呈血红色:Fe3+ + 3SCN-
  Fe(SCN)3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一定为BaSO4;
 (3)综合上面的实验事实可知,两物质同进发生了两种反应,故选③
 第三组: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故只能用酸式滴定管最取;
 KMnO4溶液本身具有紫色,当滴下一滴液体,紫色不褪去,并且半分钟不褪,则视为滴定终点;
 由反应:2MnO4—~5SO32—可知,KMnO4的物质的量为
  mol=0.002mol,SO32—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Na2SO3的浓度为  =0.2000 mol/L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
 B.蒸馏过程中,冷却水上口进,下口出
 C.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A正确;蒸馏过程中,冷却水下口进,上口出,B不正确;由于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液面下,C正确;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且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正确,答案选B。点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所以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烧瓶
 B.烧杯
 C.试管
 D.量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烧瓶、烧杯可以用来加热,但要垫上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量筒不能用来加热。只有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选项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碱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5.00mL 1 mol/L高锰酸钾溶液
 B.将溴丙烷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冷却后加
 硝酸银溶液,检验其中溴元素
 C.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测量混合前后温度变化,
 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D.用右图装置干燥氨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中高锰酸钾会氧化腐蚀碱式滴定管下部的乳胶管;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之前需用稀硝酸酸化,否则氢氧根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会干扰溴离子的鉴定;C中氢氧化钠固体本身溶解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温度有变化并不能说明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