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卤族元素按F、Cl、Br、I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C.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容易
D.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简答题 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____(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生石灰?B.二氧化硅?C.五氧化磷?D.烧碱
(3)B装置的作用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___
(4)通入C装置的两导管左边长、右边短,原因是______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再无其它产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从装置C的G逸出的尾气中可能含有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如何处理?______.
参考答案:(1)二氧化锰可以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反应的实质为:MnO2+4H++2Cl-?△?.?Cl2↑+Mn2++2H2O,故答案为:MnO2+4H++2Cl-?△?.?Cl2↑+Mn2++2H2O;
(2)浓氨水可以和生石灰或烧碱或碱石灰等具有吸水性的物质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而氨气可以和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五氧化磷反应而不能用它们来制取,故答案为:AD;
(3)B装置中,可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E装置中,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故答案为:干燥氨气;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4)氦气的密度小,氯气的密度更大,C装置的两导管左边长、右边短,这样便于两种气体充分接触而反应,故答案为:因为氦气的密度小,氯气的密度更大,这样便于两种气体充分接触而反应;
(5)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和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氮气,即8NH3+3Cl2═6NH4Cl+N2,故答案为:8NH3+3Cl2═6NH4Cl+N2;
(6)氯气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氢氧化钠来进行尾气处理,或者是通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气球收集,故答案为:将尾气通入NaOH溶液中或通入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气球收集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和ClO3-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苛性钾溶液中KOH的质量是4.94g
B.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1mol
C.氧化性ClO-<ClO3-
D.ClO3-的生成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的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包括Cl2、H2O,含有的离子包括H+、Cl-、ClO-
B.新制氯水在光照下分解释放出无色气体
C.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漂白能力变弱
D.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氯气溶于水即得到氯水,其中部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是弱酸,则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分子包括次氯酸、Cl2、H2O,含有的离子包括H+、Cl-、ClO-、OH-,A不正确;B、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氧气是无色气体,B正确;C、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最终变为盐酸,漂白能力变弱,酸性增强,C正确;D、新制氯水显酸性和氧化性,所以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褪色,D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2008北京奥运会与2008北京残奥会奖牌采用“金镶玉”奖牌。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认定,金镶玉奖牌中用的玉为透闪石玉(昆仑玉)。闪石是指具有宝石价值的硅酸盐矿物。大多数的玉其化学成分都属于硅酸盐,为了研究方便,将它们的化学式用盐或氧化物的形式表示,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钙沸石Ca(Al2Si3O10)·3H2O可表示为:CaO·Al2O3·3SiO2·3H2O
B.正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K2O·Al2O3·6SiO2
C.透闪石玉Ca2Mg5Si8O22(OH)2可表示为:2CaSiO3·5MgSiO3·H2O
D.高岭石Al2(Si2O5)(OH)4可表示为:Al2O3·2SiO2·2H2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项2CaSiO3·5MgSiO3·H2O中Ca与Si的原子个数比为2∶7,而Ca2Mg5Si8O22(OH)2中Ca与Si的原子个数比为2∶8。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