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上可以区别纯净物和混合物,故A错误;B.Fe(OH)3胶体遇到稀硫酸会首先破坏它的稳定,生成Fe(OH)3沉淀.但随着的稀硫酸的加入,Fe(OH)3和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所以沉淀逐渐溶解,故B正确;C.同位素之间的转化需通过核变化才能实现,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盐析,蛋白质的没有失去活性,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硫酸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H+和SO42-,故A错;B、H2CO3是弱电解质,电离要用可逆符号,故B错;C、Ba(OH)2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Ba2+和OH-故电离方程式写成Ba(OH)2= Ba2+ + 2OH-,故C正确;D、Na2CO3电离出Na+,故D错。
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和氟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物质中的成分一般为元素的含量,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元素的概念。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 | 酸 | 盐 | 碱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 |
A | Na2CO3 | H2SO4 | NaOH | SO2 | CO2 |
B | NaOH | HCl | NaCl | Na2O | CO |
C | NaOH | CH3COOH | CaF2 | CO | SO2 |
D | KOH | HNO3 | CaCO3 | CaO | SO3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12分)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铵根离子,在电解时会生成性质极不稳定的三氯化氮,容易引起爆炸。
(1)三氯化氮易水解,其水解的最初产物除生成氨气外,另一产物为 。
(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工艺选择氯气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3)过量氯气用Na2S2O3除去,反应中S2O32-被氧化为SO42-。若过量的氯气为1×10-3 mol,则理论上生成的SO42-为 mol。
(4)生产和实验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样品的含氮量。甲醛和铵根离子的反应如下:
4NH4+ + 6HCHO =(CH2)6N4H+(一元酸)+ 3H+ + 6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已知甲醛溶液中常含有甲酸。取b mL甲醛溶液(过量)于锥形瓶,加入1滴酚酞,用浓度为c mol/L的NaOH溶液中和,滴定管的初始读数V1 mL,当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V2 mL。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试样a mL,静置数分钟。
③再加1~2滴酚酞,再用上述NaOH溶液滴定至微红色,滴定管的读数V3 mL。
则饱和食盐水中的含氮量为 mg/L。
参考答案:(12分)
(1)HClO(2分)
(2)3Cl2 + 2NH4++ 8OH- = N2↑+ 6Cl- + 8H2O。(2分)
利用氯碱工业的产品氯气为原料,就近取材;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2分)
(3)5×10-4(3分)
(4)14000C(V3—V2)/a mg/L (3分)
本题解析:(1)三氯化氮水解产生氨气,说明N原子与氢离子结合,所以Cl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HclO;
(2)由题意可知,氯气与氨气反应,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氮气,则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同时有水生成,离子方程式为3Cl2 + 2NH4++ 8OH- = N2↑+ 6Cl- + 8H2O;该过程选择氯气的原因是氯气本身是氯碱工业的产品,就近取材,同时氮气以气体放出,不会产生杂质离子;
(3)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1×10-3 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10-3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Na2S2O3在S的化合价是+2价,硫酸根中S的化合价是+6价,S的化合价升高4价,所以理论上生成的SO42-为2×10-3 mol/4=5×10-4mol;
(4)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滴定甲醛和铵根离子的反应产生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是C(V3—V2) ×10-3 mol,由反应方程式得4NH4+~4 H+~4OH-,所以N的含量是C(V3—V2) ×10-3 mol×14g/mol/a×10-3 L=14000C(V3—V2)/a mg/L。
考点:考查反应在产物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滴定的计算
本题难度:困难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原电池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