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列各组元素原子中,按金属性依次增强或非金属性依次减弱的是
A.Na,Mg,Al
B.N,O,F
C.Li,Na,K
D.I,Br,Cl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A中金属性减弱,B中非金属性增强,C中金属性增强,D中非金属性增强,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分开来,该试剂可以是
A.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溴化钾溶液
C.溴水
D.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使甲苯、己烯、KI褪色,不能用于区分它们.溴化钾溶液加入上述4种溶液中,由于甲苯、己烯的密度都比水小,与溴化钾溶液混合后分层,有机层在上,都无化学反应发生,从而不能区分;与CCl4混合后分层,但有机层在下,因为CCl4比水重;与KI溶液不分层.D选项AgNO3溶液与B项类似,但KI中会出现黄色沉淀.只有C项,甲苯使溴水褪色,溴被萃取到甲苯中处于上层,呈橙黄色,下层为水层,近无色,己烯使溴水褪色,可见上下分层,但都无色;CCl4萃取Br2,上层为水层,无色,下层为Br2的CCl4溶液呈橙黄色.而溴水与KI溶液不分层,但发生反应,置换出I2可能使溶液颜色加深,四种溶液的现象各不相同,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pH=12的溶液中是
A.Mg2+、NH4+、Cl-、SO42-
B.K+、Na+、CH3COO-、CO32-
C.Na+、S2-、Cl-、Al3+
D.Fe3+、Na+、HCO3-、SO42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pH=12的溶液中,含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A.因Mg2+、NH4+分别与OH-反应,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B正确;
C.因Al3+不能存在于碱溶液中,则不能共存,且S2-、Al3+相互促进水解,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因OH-、HCO3-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则不能共存,Fe3+、HCO3-相互促进水解,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发生的相互促进水解反应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错误的是
A.离子半径:S2->Cl->Ca2+
B.原子半径:Ca>S>Cl
C.热稳定性:HCl>H2S>H2Se
D.酸性:HClO4<HBrO4<HIO4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选项A正确;
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选项B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选项C正确;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选项D不正确,应该是HClO4>HBrO4>HIO4,答案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Cl-、Ba2+、HCO3-、SO42-,现取三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448mL
(3)第三份加足量Ba(OH)2溶液,得沉淀4.30g,再用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Na+一定存在
B.100mL该溶液中含0.1mol?HCO-3
C.Ba2+一定存在
D.Cl-一定不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第一份溶液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推得可能含有Cl-、SO42-,第二份溶液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推得一定含有NH4+,第三份溶液利用发生的离子反应,经过计算、推得一定存在HCO3-、SO42-,一定不存在Ba2+;2、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即可推出Na+一定存在,由Na+物质的量的变化分析Cl-的情况.
解答:根据题意,Ba2+和SO4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SO4沉淀,因此两者不能大量共存.Ba2+和CO32-可发生离子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因此两者也不能大量共存.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可能发生Cl-+Ag+═AgCl↓、SO42-+2Ag+═Ag2SO4↓,所以可能含有Cl-、SO4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448mL,即0.02mol,能和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的只能是NH4+,根据反应NH4++OH-=NH3↑+H2O,产生NH3为0.02mol,可得NH4+也为0.02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部分沉淀溶于盐酸为BaCO3,部分沉淀不溶于盐酸为BaSO4,发生反应HCO3-+Ba2++OH-═BaCO3↓+H2O、SO42-+Ba2+═BaSO4↓,因为BaCO3+2HCl═BaCl2+CO2↑+H2O而使BaCO3溶解.因此溶液中一定存在HCO-、SO42-,一定不存在Ba2+.由条件可知BaSO4为2.33g,物质的量为0.01mol,BaCO3为4.30g-2.33g═1.97g,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原子守恒,所以100mL该溶液中含0.1mol HCO3-,则HCO32-物质的量为0.01mo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由上述分析可得,溶液中一定存在HCO3-、SO42-、NH4+,其物质的量分别为:0.01mol、0.01mol、0.02mol,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可知Na+一定存在,Na+物质的量≥0.01mol,当K+物质的量>0.01mol时,溶液中还必须含有Cl-,反之,则不存在,
A、根据电荷守恒,钠离子一定存在,故A正确;
B、100mL该溶液中含0.01mol的碳酸氢根离子,故B错误;
C、钡离子一定不存在,故C错误;
D、不能确定氯离子是否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采用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模式,增大了解题难度,同时涉及离子共存、离子反应等都是解题需注意的信息,尤其是钠离子的确定易出现失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