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Fe3+、SO42-、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
A.Na+
B.OH-
C.CO32-
D.Cl-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电荷总数来计算,然后结合离子的共存来分析解答.
解答:由Fe3+、SO42、Al3+和X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
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Fe3+和Al3+所带电荷总数大于SO42带的电荷数,
设X离子带的负电荷数为x,则
3×2+3×1=2×4+x×1,解得x=1,
即X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又OH-与Fe3+、Al3+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于同一溶液,
故X可能为Cl-,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溶液不显电性及离子的共存来判断溶液中离子,学生容易忽略离子的共存而错选B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2分)有:①11H、21H、31H ②H2、D2、T2③石墨、金刚石④正丁烷和异丁烷四组微粒或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2分)(1)③;(2)④
本题解析: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所以答案选③。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因此答案选④。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10分)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把试管放入盛有25℃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用胶头滴管滴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Ca(OH)2的溶解度受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⑴该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⑷在上述试验结束后,将试管取出。在烧杯中放入一个小烧杯,小烧杯中放入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混合物,用玻璃棒搅拌,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0;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 + O2(g) = CO2(g) △H1=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已知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其结构判断该含氧酸为强酸
B.O原子与H、Cl都形成σ键
C.该分子为极性分子
D.该分子的电子式是H︰O︰Cl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根据结构式可知氯原子的化合价是+1价,不可能是强酸,A不正确。形成的化学键是单键,所以是σ键,B正确。H-O和O-Cl的强弱不同,所以是极性分子,C正确。由结构式可知电子式为
,D不正确。答案选B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