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如果家里的食用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食用油与水互不相溶,所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C。
A.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如食盐里面的泥沙。
B.蒸馏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混合物。
D、萃取用于溶质在不同溶剂(两种溶剂互不相溶)溶解度不同,把溶质从原溶剂中提取出来。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点评:对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原理要熟悉。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原理和现象,不正确的是(?)
A.纸上层析法通常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它所吸附的水作固定相
B.重结晶时,溶质的溶解度越大、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往海带灰的浸泡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以保证I-完全氧化为I2
D.将3~4个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O3溶液、稀硝酸和NaNO2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元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纸上层析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常用滤纸作载体,滤纸上所吸收的水分作固定相,有机溶剂作流动相,称展开剂。正确。B、溶液冷却速度慢,生成的晶核比较少,所以析出的晶体就围绕几个晶核生长最后晶体体积就较大。冷却速度快,晶核多,晶体可以围绕生长的点就比较多,晶体体积就小了;C海带灰中含KI(碘化钾),加入过量氯水后,最后的产物应该为KIO3(碘酸钾).正确。D、ClO3-+3NO2-+Ag+=AgCl↓+3NO3-,可以检验Cl-,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简答题 分离或提纯下列物质,应选用下述哪一种?(填序号)
A、分液?B、过滤?C、萃取?D、蒸馏?E、结晶?F、加热分解?H、渗析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______;
(2)从碘水中提取碘______;
(3)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少量氯化铁溶液______;
(4)分离植物油和水______;
(5)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______;
(6)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______.
参考答案:(1)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故答案为:B;
(2)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C;
(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H;
(4)植物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5)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Na2CO3,可用加热的方法除杂,故答案为:F;
(6)可用蒸馏的方法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故答案为: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同温同压下,有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和氨气,已知它们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是
A.4∶3
B.5∶4
C.4∶5
D.1∶1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求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
物质 | ?化学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在水中溶解度 甲 C3H6O2 -98 ?57.5 ?0.93 ?易溶 乙 ?C4H8O2 -84 ?77 ?0.90 易溶
|
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
A.萃取法?B.蒸发法?C.蒸馏法?D.?分液法.
参考答案: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和乙两物质的熔点相差不大,均易溶于水,互溶,但是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通过控制沸点的不同来实现二者的分离.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