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大气污染与治理》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8 22:17:35
【 大 中 小】
1、填空题 抗酸药物的种类很多,其有效成分一般都是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 (1)抗酸药物具有抗酸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生素A的说明书上标注,抗酸药可影响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的吸收, 不应该同时服用,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胡萝卜和鱼肝油中含维生素A较高 B.维生素A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 C.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大量不饱和键,但不含有羟基 D.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维生素A,但它不提供能量,人体的需求量很小
| (3)达喜是一种抗酸药,其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取该碱式盐3.01 g,加入2.0 mol·L-1的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 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 mL时正好反应完全,试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1)其有效成分能中和胃酸 (2)AD (3)16∶1
本题解析:(1)根据“碳酸氢钠、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化学物质”可以判断抗酸药是由一些能与酸反应的物质组成,那么原因也就显而易见了。(2)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又称为抗坏血酸。(3)3.01 g该碱式盐中所含的CO为(45.0 mL-42.5 mL)×2.0 mol·L-1=5.0×10-3 mol,则其中所含有的OH-的物质的量为[42.5 mL-(45.0 mL-42.5 mL)]×10-3L·mL-1×2.0 mol·L-1=8.0×10-2 mol,所以n(OH-)∶n(CO)=16∶1。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所示的是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其中“棍”代表单键、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酯 B.氨基酸 C.醇钠 D.卤代羧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观察图形,根据价键规律可推知白球代表H原子,绿球代表C原子,红球代表O原子,蓝球代表N原子,该模型图代表的物质是氨基酸: ,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下列能造成水质污染的是( )。 ①工业“三废” ②生活污水 ③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 ④滥用农药、化肥 ⑤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 ⑥暴雨洪水激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会造成水质污染。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形成原因之一就是长江源头大量天然森林的乱砍滥伐。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是水体已被污染的标志之一,而不是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为减轻环境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元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氧化二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题意该无毒混合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引起酸雨污染的重要来源。 (1)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B. NO不溶于水,所以不会造成酸雨污染 C.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 采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2)某兴趣小组采用右图装置制取并探究SO2气体的性质。 ①下列实验方案适用于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所需SO2的是?(填序号)。
 A. Na2SO3溶液与HNO3? B. Na2SO3固体与浓硫酸 C. 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浓H2SO4 ②组装完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活塞b,? ? ? ③指导老师指出应增加一尾气吸收装置,并帮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④小组同学设计在试管d中加入FeCl3溶液,验证SO2的还原性。为了验证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在通入足量SO2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A: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方案B:往第二份试液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方案C:往第三份试液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不合理的是?原因是?
参考答案:(1)D (2分) (2)①? B(2分)? ②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或用手捂热c),试管d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试管d中有一段水柱上升,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分) ③AD(2分) ④A?(2分)因为SO2和Fe2+都可以使KmnO4溶液褪色,所以无法确定一定有Fe2+生成(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