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5n-2
B.3n-12
C.3n-6
D.n-1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HnXO2n-2,得:X最高价为+(3n-4);
再由“最高价+最低价绝对值=8”,得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同周期由左向右逐渐减小)B错。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K+、Na+、Cu2+、SO
B.c(OH-)=10-13?mol?L-1的溶液:Al3+、NO、I-、Cl-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Na+、Cl-、NO、SO
D.0.1?mol?L-1?FeSO4溶液:K+、NH、MnO、Cl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A.Cu2+为蓝色;
B.c(OH-)=10-13?mol?L-1的溶液,显酸性;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
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A.Cu2+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故A错误;
B.c(OH-)=10-13?mol?L-1的溶液,显酸性,H+、NO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无论酸或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MnO4-、ClO-均具有氧化性,与Fe2+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选项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离子、氢离子和氯分子的是
A.KClO3溶液
B.氯水
C.NaCl溶液
D.液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选择防毒的合适物质必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能够吸收氯气;二是本身无毒、无腐蚀性,对人体无害;三是吸收氯气时生成的产物也应对人体无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碘的熔、沸点较低,其原因是
A.碘的非金属性较弱
B.I2分子中I-I共价键较弱
C.碘原子半径较大
D.碘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单质碘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碘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碘的熔、沸点较低,答案选D。
考点:考查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有关判断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难度不大。该题需要明确的是物质熔沸点大小与物质形成的晶体类型关系密切,所以准确判断出物质的晶体类型是解答好该类试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