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向20mL 10mol/L的浓盐酸中加入足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上并加热,若不考虑HCl的挥发,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1mol
B.等于0.1mol
C.大于0.1mol,小于0.2mol
D.等于0.2mol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因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为稀盐酸,而不再能制备Cl2。
说明:高中阶段这一问题不应该有争议。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卤族元素随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卤族元素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具体表现为:①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由易到难(反应由F2与H2不需要任何条件,到H2与I2加热才化合,并且化合生成的HI同时分解),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当它们的氢化物溶于水时,溶液酸性逐渐增强就成为必然。②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由易到难:F2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而I2与水只能微弱反应。③卤素单质之间能发生置换反应:Cl2+2Br-
2Cl-+Br2,Br2+2I-
2Br-+I2,Cl2+ 2I-
2Cl-+I2。此题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O(水蒸气)、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
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
②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
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
由此可以确定原混合气体中( )
A.一定含有CO2、H2O,至少含有H2、CO中的一种
B.一定含有H2O、CO,至少含有CO2、H2中的一种
C.一定含有CO、CO2,至少含有H2O、H2中的一种
D.一定含有CO、H2,至少含有H2O、CO2中的一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减小,故可能含有H2O或CO2。通过赤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红,又由③④可知,一定含有CO和H2。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MnO2+ 4HCl(浓)
MnCl2+ Cl2↑+ 2H2O反应中,被氧化的HCl与参加反应的HCl质量关系是
A.两者质量相等
B.后者是前者的3倍
C.前者是后者的1/2
D.前者是后者的1/4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方程式看,每生成1 mol氯气,有4 mol氯化氢参加反应,其中2 mol氯化氢被氧化。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
B.用10mL量筒量取3.24mL稀硫酸
C.用蒸馏水鉴别溴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
参考答案:A.氯水见光易分解,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错误;
B.量筒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3.24mL稀硫酸,故B错误;
C.二氧化氮遇水,发生3NO2+H2O=2HNO3+NO,气体的红棕色消失,溴蒸气遇水,溶解一部分,得到橙色溶液,故C正确;
D.氨水与银不反应,可用稀硝酸清洗,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