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C.氯气可以和任何金属直接化合
D.氯气有毒,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其气味
参考答案:A、因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则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真正起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故A错误;
B、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通入品红溶液中可以使之褪色,故B正确;
C、在通常情况下,氯气能与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与极不活泼金属不反应,故C错误;
D、闻氯气时,不能直接放在鼻子下闻,应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来闻气体的气味,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Cl2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Ca(ClO)2
D.NaCl
参考答案:A.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故A不选;
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故B选;
C.氯气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故C不选;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故D不选;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下列对臭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由氧元素组成
B.它与氧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
C.它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D.一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臭氧与氧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常温下,将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充满试管后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少最多的一组是( )
A.NO2、O2
B.C2H4、H2
C.Cl2、SO2
D.NH3、O2
参考答案:因为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假设每组气体分别是按照1L和1L混合溶于水
A、NO2和O2全部溶于水的反应:4NO2+O2+2H2O=4HNO3,等物质的量通入水中,由化学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可知,剩余氧气3/4L,故液体上升2L-34L=54L;
C、C2H4和H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剩余气体2L,所以液体上升为0;
C、C12和SO2全部溶于水发生反应:C12+SO2+2H2O=H2SO4+2HCI,由化学方程式的定量关系可知,气体全部反应,液体充满试管,故液体上升2L;
C、NH3和O2中氨气会全部溶于水,O2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剩余NO气体1L,所以液体上升2L-1L=1L;
综上所述,液体上升高度最大的是2L,
故选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1)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几滴饱和氯水,发现试纸先变红后变白。要确证使石蕊褪色的物质是次氯酸,还必须要做的实验是??:
a.干燥的氯气能否使试纸变白? b.水能否使试纸变白?c.盐酸能否使试纸变白
(2)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1O溶液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浅黄绿色褪去:过滤,将滤?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发现其漂白性比饱和氯水的更强:已知饱和氨水中存在Cl2+H2O
H++C1-+HClO.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漂白性增强的原因是?(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3)碳酸钙与氯水反应生成的含钙的化合物除氯化钙外,有人提出如下猜想
a.含次氯酸钙? b.含碳酸氢钙? c.含次氯酸钙和碳酸氢钙。
有人认为不可能含有次氯酸钙.他的理由可能是?。
为了证明碳酸氢钙的存在,将滤液分为三份.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份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此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确证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钙因为?;
②第二份与稀盐酸混合,立即产生大量无色气体:
③将第三份加热,看到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除上述实验外,你能设计的确证碳酸氢钙存在的实验方案是____。
参考答案:(14分,每空2分)
(1)a、c(填abc得1分)
(2)碳酸钙与氢离子反应使其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次氯酸浓度增大
(3)次氯酸不能与碳酸钙反应或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①能,因为Ca(HCO3)2可以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Ca(HCO3)2
CaCO3↓+CO2↑+H2O
④向滤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碳酸氢钙。
本题解析:
(1)该实验需要做的是对比实验和空白实验,故答案为a、c
(2)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增加HClO的浓度,漂白性增强,故可以解释。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相关的探究,可以得到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