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把一定量的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 ]
A.SO2
B.Fe2+
C.NO3-?
D.Fe3+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下列对实验现象及操作的解释合理的是( )
| 操作及现象 | 解释 A KI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变蓝,再通入SO2,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B 配制FeCl3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盐酸 盐酸能抑制Fe3+的水解 C 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 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 D 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 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D.NH3通入AlCl3溶液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漂白原理不是使有机质氧化褪色的物质是 ?
[?]
A?、SO2?
B、?氯水?
C、Na2O2?
D、活性炭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O2通入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用蒸馏水将PH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
C.在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蒸发结晶,最后能得到氯化铝晶体
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参考答案:A、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该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有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该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
B、氨气不呈碱性,但氨气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而使氨水溶液呈碱性,如果想根据PH值来检验氨气的存在,要先使氨气转化为氨水,所以要用蒸馏水将PH试纸先润湿,然后检验氨气,故B正确.
C、氯化铝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加热过程中,促进氯化铝的水解,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蒸发结晶,最后能得到氢氧化铝晶体不是氯化铝晶体,故C错误.
D、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溶液中存在稀硝酸,稀硝酸有强氧化性能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而干扰硫酸根离子,所以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