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3N3H6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C.H3O+和NH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
D.CH4和NH4+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电子数和原子数分布都相等的分子是等电子体。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由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
B.水加热至1000℃以上才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着氢键
C.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槽罐车运输浓硫酸、浓硝酸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结构中一定含有-CHO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不影响化学性质,水在高温下难分解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Fe2O3+3Na2O2
2Na2FeO4+Na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在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C.3?mol?Na2O2发生反应,有12?mol电子转移
D.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依据化学反应Fe2O3+3Na2O2
2Na2FeO4+Na2O,分析判断
A、标注化合价升高的为还原剂,降低的为氧化剂;
B、铁元素为正六价;
C、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计算;
D、依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概念;
解答:A、反应中过氧化钠中 氧元素化合价选-1价降低到-2价,做氧化剂,故A错误;
B、在Na2FeO4中Fe为+6价,故B错误;
C、3?mol?Na2O2发生反应,有6?mol电子转移,故C错误;
D、Na2FeO4中的铁元素是从+3价变化来的成为+6价,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变化成-2价,所以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应用,概念分析,电子转移计算,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计算题
氮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和科技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在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存在着?个σ键和?个π键;
(3)磷、氨、氧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元素,比较:
①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氧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②N2分子中氮氮键的键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白磷分子中磷磷键的键长;
(4)氮元素的氢化物——NH3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氨分子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杂化,该气体易液化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2s22p3(2)一个σ键,二个π键
(3)大于?小于(4)sp3杂化,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能形成氢键
本题解析:(1)对于主族元素来说,价电子排布实际上就是最外层电子排布,故N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3。
(2)p轨道夹角为90°,因此两N原子间成键只有一个p轨道“顶头”成键,另外两个轨道“平行”成键,故形成一个σ键,二个π键。
(3)①氮原子的最外层s轨道全充满,p轨道为半充满,比较稳定,而氧原子的p轨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②氮原子的半径小于P原子的半径,且N2分子中形成的是叁键,白磷中P-P键为单键,故氮分子中的氮氮键键长小于白磷中的磷磷键键长。
(4)根据氨分子的键角,可以判断,氨分子中氮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由于N的电负性较大,氮原子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氨是一种易液化的气体。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下列有关Na2CO3 和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
B.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盐酸反应的速率:Na2CO3 <NaHCO3
D.相对分子量:Na2CO3 >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