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发生原电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负极附近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
B.正极有O2逸出
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D.铜片上有H2逸出
参考答案:A、原电池放电时,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阴极附近的SO42-浓度逐渐增大,故A正确;
B、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B错误;
C、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通过导线由锌片流向铜片,故C错误;
D、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D正确;
故选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可推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B形成原电池,B不易被腐蚀说明活动性A>B;D比A与盐酸反应剧烈说明活动性D>A;铜不能置换出B说明活动性Cu<B;铜能置换出C说明活动性Cu>C,综上可知活动性D>A>B>Cu>C。
点评: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正极受到保护。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25 mL酸式滴定管可以准确放出8.00 mL的稀盐酸;
②可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③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④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定有大量CO32-存在;
⑤在某温度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若溶液呈碱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一定为:c(Na+)﹥c(CH3COO—)﹥c(OH—)﹥c(H+);
⑥下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可能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 A(g)+ B(g) =" 2" C(g);△H="Q" kJ·mol-1(Q<0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滴定管精度为0.01ml,正确;②氯水具有漂白性,故不能测出气pH;③定容俯视,体积偏小,浓度偏大;④不一定,还有可能为碳酸氢根,亚硫酸根等;⑤根据电荷守恒,正确;⑥该反应为放热,故Q<0;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