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题 (14分)某学生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某学生用12mo1·L-1的浓盐酸100mL和足量的MnO2反应制Cl2,实际得到的
Cl2?6.72L(填“<”或“>”或“=”)。
(2)漂白粉将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3)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作何改进????。
(4)C装置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 ①冷却B装置(或将B装置置于冷水浴中)
② 2HCl+Ca(OH)2=CaCl2+2H2O ; 在A、B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4)吸收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本题解析:(1)实验室正确氯气利用的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氯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浓盐酸的浓度逐渐降低,而稀盐酸是不能被二氧化锰氧化生成氯气的,所以实际生成的氯气要小于理论值。
(2)氯气和消石灰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温度会发生副反应,所以可通过降低反应的温度来实现,即可以把B装置置于冷水浴中;由于制取的氯气中会混有氯化氢气体,而氯化氢和消石灰反应生成氯化钙,方程式为
2HCl+Ca(OH)2=CaCl2+2H2O。因此要避免该反应的发生,就需要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即可以在A、B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4)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除了,以防止污染空气。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10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拟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反应,制取并收集2瓶干燥、纯净的氯气。为防止换集气瓶时生成的氯气污染空气,设计了如下装置:

(1)写出装置Ⅰ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2)装置Ⅱ中盛放的药品是饱和氯化钠溶液,其作用是?;
装置Ⅲ的作用是干燥氯气,应盛放?。
(3)实验开始后,先??a ??b(填“关闭”或“打开”,下同);当集满一瓶氯气时,为减少换集气瓶时氯气的外逸,再??a ??b,换好集气瓶后,继续收集氯气。
(4)兴趣小组的某些同学准备在烧杯中加入下列溶液中的一种来吸收残余氯气,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C.水
参考答案:
(1)
(2分,评分标准同22题),?
(1分,下同)
(2)?除去Cl2 中混有的HCl?, 浓硫酸?
(3)先 关闭??a ?打开??b,再?打开??a ?关闭?b
(4)? B、C(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氯气可用于杀菌和消毒,这是因为( )
A.氯气有毒,可毒死病菌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
C.氯气具有漂白作用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盐酸是强酸
参考答案:A、氯气有毒,对人和牲畜、动物等都有害,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可以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B正确;
C、氯气没有漂白性,故C错误;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无杀菌消毒作用,但是次氯酸具有该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2)漂白织物.亚氯酸钠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其中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 )。

A.3.0
B.4.0~4.5
C.6.5~7.0
D.9.0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HClO2是漂白剂的有效成分,ClO2是有毒气体,所以根据图像可知,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4.0~4.5,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能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液氯
B.新制氯水
C.CaCl2溶液
D.盐酸
参考答案:氯气、液氯以及盐酸、CaCl2溶液中都不含有漂白性的HClO,而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干燥的红色布条褪色,
故选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